□ 甘婷 喜欢萝卜,更喜欢腌成酸的萝卜,那滋味,才真的称得上一个“酸爽”啊! 白萝卜在古代又称“莱菔”,其味甜、脆嫩、汁多,“熟食甘似芋,生荐脆如梨”,其效用不亚于人参,故有“十月萝卜赛人参”之说。 古往今来,有不少名人都善食萝卜。比如,美食家、散文大家汪曾祺会制作不少家常酒菜,其中有一道“拌萝卜丝”他特别喜欢。他用南方的小红水萝卜(又名“扬花萝卜”)连皮切成细丝,加糖略腌后即可装盘,然后浇以酱油、香油和醋,若与少量海蜇皮丝拌则更佳。 萝卜天然具有一种脆甜口味,它们似乎很适合凉拌,而醋的加入往往使其色、香、味都提升了一个层次。可以说,酸甜口的腌渍萝卜是“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倘若有一位食客正在大快朵颐酸甜萝卜,旁人从大老远儿就能听到那痛快的咀嚼声:“滋啦——滋啦——” 记得小时候过春节,父母带我们这些小的上街逛集会,最让我们挪不开脚步的莫过于那琳琅满目的“酸嘢”摊子,酸嘢,即腌渍的酸品,其中的酸萝卜一直是最畅销的。小镇上的摊贩一般用玻璃大圆缸盛装酸品,远远望去有点像金鱼缸,那雪白脆爽的腌酸萝卜此时就是缸中之鱼,“游来游去”不一会儿就能下到几个娃娃的肚子里面去! 平日里,家长们怕小娃娃吃太多“酸”伤了肠胃,一到过年过节可就放开了“戒条”,孩子们逛街,兜里装着红包,经常“呼啦——”一下全往酸嘢摊子凑过去。“五毛一片!好吃!”小贩大声地吆喝着,在茫茫人海中顿时变成最“炫目”的所在。 镇上卖的酸萝卜一般都是速成品,论片收钱,切作长长的、宽宽的扁平片儿,几毛或者一块钱卖一大片。摊主晚上腌制酸品,第二天一早已经开卖,此时也十分入味好吃,只要酸、甜、咸、辣都合适,不愁没人买。 更有生意旺者,前半个小时才腌上萝卜,一会儿就被逛街的路人们买光了。那些人举着插着萝卜片的小竹签到处走,估计得过好一会儿才能品出那不入味的萝卜酸里头那股青涩的辛辣味,“哎呀呀,都没过辣!”再埋怨已来不及了。 小时候出门去买酸萝卜,我是很“狂热”的,不过后来我尝到了父亲的“秘制酸甜萝卜”,那味道比外面卖的好多了,于是就变成了父亲的“粉丝”,老爱缠着他给我们做一回尝尝。 父亲腌制酸甜萝卜有一手:他把白萝卜、胡萝卜削薄成丝,用一点盐拌匀抓出汁水,然后才放入糖、米醋、香菜末拌匀,这一盆汇集了雪白、橙黄、脆绿颜色的酸甜萝卜丝,被父亲起名曰:“红嘴绿鹦哥”。边吃边念其名,非常有趣。 都说“冬吃萝卜夏吃姜”“萝卜白菜保平安”,眼下,已经进入秋冬干燥气候,适当食用一些酸甜萝卜,对人体定大有裨益,你不妨也试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