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由昆明当代美术馆(CGK)主办的诗画展《文人——从手稿到作品》在公园1903凯旋门8楼展厅开幕。展览时间截至12月10日,展览将展出诗人于坚的诗歌与摄影作品,画家马云的大量画稿及绘画作品。 展览中,观者将有机会看到于坚、马云在创作过程中不断修改的细节和挣扎,他们沉思或发呆时随手留下的涂鸦,他们走到最终成品这个目的地的不同路径……“创作时,所有一切都在变化之中,试图驾驭这种变化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在变化之中,创作的苦和乐、喜和悲,也就自然发生了。”马云说。 “这次展览旨在通过手稿的形式让更多读者认识于坚和马云的作品与创作过程。”当代艺术翻译家、策展人谢飞认为,“公众通常接触到的大多是‘正式作品’,观者能通过作品了解艺术家创作思想,但看到的大抵只是一个选择性的结果,是艺术家有意识地给观者看的一面,手稿则非常不同。” “在展览里,他们会看到我比较全面的范围。”于坚说。笔画间,空白中,断行处,皆藏创作故事。观者观看时,有可能在思想的碰撞中衍生出更多作品,这些手稿便不仅是艺术家的,更是属于读者的,这也是手稿展出的价值之一。 在展览现场,还设置有“诗·声音的盒子”小型创意录音间,让观者可以通过朗读进一步体验诗歌的魅力。 到布展现场看过后的于坚这样评价:“这个展览做得相当有水平,让人仿佛身在泰特(美术馆)或MoMa(现代艺术博物馆),它很有想象力、精致、费事,不是其他大多数展览那种便宜粗劣、急功近利的急就章。” 链接 于坚:20岁开始写作,持续四十余年。著有诗集、文集40余种,摄影集1本,纪录片4部。获奖包括鲁迅文学奖、百花散文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等国内外文学大奖。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过。纪录片《碧色车站》入围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银狼奖单元(2004)。 马云:1984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同年任教于云南艺术学院美术系至今。1986年《瑶山印象组画》首次在省博物馆展出。1988年作品在成都参加“西南艺术展”。1992年在昆明云南画院参加“云南十青年画展”。1999年参加上海艺术博览会。1999年作品在香港“汉雅轩”展出。2003年作品在北京参加首届全国油画学会展。2008年特聘为瑞士卢择恩美术学院教授,并在该校授课进行艺术交流。 本报记者 马雯 实习生 费丹艺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