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11月19日 星期二
第A07版:调查    
       
版面导航

第A01版

第A02版

第A03版

第A04版

第A05版

第A06版

第A07版

第A08版

第A09版

第A10版

第A11版

第A12版

第A13版

第A14版

第A15版

第A16版
2019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诈骗传销也来蹭区块链热点

    从幕后走到台前,区块链技术火热背后,另一场“盛宴”却在暗流涌动。炒作数字货币“割韭菜”、发行毫无价值的“空气币”、打着区块链旗号传销诈骗……借区块链之名的招摇撞骗大有抬头之势,有关专家指出,监管也要与时俱进。

    披区块链外衣 炒作数字货币

    天津市民刘鹏2014年开始接触并购买比特币,经历过多轮市场炒作吸引散户追高后“割韭菜”。他说,购买数字货币与其说是投资,更多时候不过是带着投机心理与风险博弈,“无论赌输赌赢,最终大多只剩一地鸡毛,真正赚钱的寥寥无几。”

    10月25日,每枚在8000美元上下徘徊多时的比特币突然发力,至26日一举突破1万美元大关,最高涨幅超过30%。

    截至11月18日12时,比特币总市值超过1545亿美元,这一体量完全可与一家知名上市公司匹敌。但备受质疑的是,除暴涨暴跌带来投机炒作,实际应用迟迟未见。

    再度开始活跃的还有发币公司以及币圈自媒体。近期,一些非法发币机构身处海外,利用社交软件推销代币。“他们宣称‘数字货币就是区块链’,这其实是对区块链技术的有意曲解。”专家称。

    假借区块链之名 行传销诈骗之实

    区块链技术的火热,也让一些假借区块链之名、行传销诈骗之实的恶行死灰复燃。

    中国区块链应用研究中心理事长郭宇航告诉记者,最近他在中部某省调研时,该省金融部门官员透露,当地已累计查处40多起打着区块链旗号的非法集资案件,最严重的一起涉案金额高达20多亿元。

    在曝光的假借区块链传销、集资诈骗的案例中,“拉人头”的特征十分明显。他们往往利用大众不熟悉区块链但听说过比特币“造富神话”的心理,为非法行为披上“时髦”外衣,承诺低投入、高收益,发展下线回报更高,不明真相者就很容易上当受骗。

    当前,不少上市公司有意搭上区块链这班快车。据统计,3000多家A股上市公司中,超过500家自称同区块链有关联,但真正披露具体区块链业务内容且属实的只有不到40家。“蹭热点”现象十分突出。

    穿透迷雾认清本质 监管也要与时俱进

    发现真相需要穿透重重迷雾。除了加大区块链知识的普及,让大众了解并能识别披着“区块链”外衣的传销诈骗之外,更关键的是监管也要与时俱进。

    尽管这几年针对数字货币炒作、滥发币、传销诈骗的监管从未放松,但由于区块链概念的复杂性以及在法律上仍处于空白状态,传统监管方式目前看存在不小困难。

    专家指出,要加强监管科技的应用。多数以区块链为名的传销项目,都会在网络上频繁传播、留痕,借助现有金融科技监管手段,就有可能及时发现、查处。

    当然,一些政府部门“谈区块链色变”同样不可取。火币集团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马天元认为,区块链正在广泛地与实体经济结合,并在物联网、智能制造、用户征信等各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只有善加利用,才能真正将潜能发挥出来。

    金融分析师肖磊提醒,在区块链应用的商业模式尚未成熟时,要防止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借政策支持成为新的资本“黑洞”,杜绝盲目及跟风投资。

    新华社记者 毛振华 王阳 潘晔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