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只神秘大鸟跌落田间地头,幸亏得到了保山市昌宁县一位村民及时救助。后经鉴定,大鸟是白腹鹭,目前全球数量仅余200只左右,被列为极度濒危物种之一。经过森林公安和野生动物收容救助中心人员的精心喂养,这只白腹鹭体能已经恢复,11月22日已被放飞大自然。 村民种菜遇见大鸟 今年33岁的周正富,家住昌宁县更戛乡大沙坝村大龙洞村民小组。11月10日下午,周正富像往常一样扛起锄头下地种菜。 “我家菜地在大勐弄河边,下午4点多,我刚来到河边,远远地就听见有小孩的吵闹声。”周正富说,他走近细看,才发现有一只体型硕大的灰白色大鸟气息奄奄地瘫倒在河边,几个小孩正围着大鸟追逐嬉闹。 随后,他顾不上种菜了,直接抱着大鸟来到了大沙坝村民委员会,村干部及时让周正富拨打了报警电话。 体重2.6千克翼展近2米 昌宁县森林公安局更戛派出所立即安排民警前往现场查看,并对大鸟进行了测量。“这只大鸟身高95厘米,体重2.6千克,翼展接近2米,体型硕大,但大家此前都没见过。” 更戛派出所所长普文昱介绍,通过查阅资料和咨询相关部门,可以肯定周正富救助的这只大鸟就是白腹鹭。“白腹鹭属于鹭科鹭属,又名皇鹭、大白腹鹭,是一种体型较大的涉禽。白腹鹭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等级为极危。白腹鹭是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地区特有的大型鹭科鸟,站高可达1.27米,是全球体型第二大的鹭;同时,它也是最珍稀的濒危鸟类之一,被列入‘地球上最稀有的50种鸟’。” 普文昱介绍,这只白腹鹭除了有些虚弱外并无其他伤情。“我们分析它从天上跌落至河边,不是因为受伤,极可能是经过长途迁徙和飞行后,腹中饥饿体力不支才跌落下来。” 白腹鹭第二次现身云南 尖尖的嘴壳,高昂的身姿,走起来步态轻盈,高兴时顶冠会竖起几束白羽,带动整个呈S形状脖颈上的羽毛向外鼓起……据了解,白腹鹭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东部山麓至印度东北部及缅甸北部,有着“河流生态环境指示物种”美誉。 白腹鹭现身昌宁的消息,也引发了鸟类保护学界相关专家的关注。鸟类学专家、云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秘书长、西南林业大学教授韩联宪介绍, 保山出现的这只白腹鹭极为罕见,是多年来白腹鹭第二次出现在云南。“白腹鹭第一次出现在云南是2014年的8月18日,一只落单的亚成年白腹鹭出现在怒江州泸水市六库镇石缸河村的一处矿山工地上,被一位村民救助。” 韩教授说,此次救助的这只白腹鹭非常珍贵。“白腹鹭在国内并没有分布,这次它的出现对国内学界开展白腹鹭的迁徙和生活规律的研究将很有帮助。”韩联宪接着说:“缅甸有白腹鹭分布,白腹鹭的幼鸟、亚成鸟,为了寻找新的定居点或者说新的栖息地,出现在云南,也是很正常的。” 一次要吃20只小鱼虾 11月12日,这只白腹鹭被移送到保山市野生动物收容救助中心进行救助。该中心负责人王胜辉介绍说,收容白腹鹭后,他们进行了精心地喂养,白腹鹭每次可进食20只小鱼虾。 此后,经过专家评估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救助和休养后,这只白腹鹭已经恢复健康。11月22日,在专家和林草部门的护送下,将它带到发现地昌宁县进行放飞。据介绍,在放飞之前,专家在白腹鹭身上安装了指环和追踪器,便于观测记录它之后的生存状态。 本报记者 崔敏 通讯员 李德权 祁国忠 杨然从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