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12月06日 星期五
第A06版:民生    
       
版面导航

第A01版

第A02版

第A03版

第A04版

第A05版

第A06版

第A07版

第A08版

第A10版

第A11版

第A12版

第A13版

第A14版

第A15版

第A16版
2019年12月06日 星期五
丽江生态环境主题采访系列报道之二
玉龙县黎明乡村寨银行成为 生态保护“紧箍咒”


村民入股村寨银行

    玉龙县黎明乡黎光村委会位于老君山腹地,全村面积149平方公里,有13个村民小组381户1363人。几十年来,村民为了生计长期上山偷砍偷卖林木,各级各部门虽加大森林资源的执法保护力度,但效果不佳。怎样才能把村民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既能让大家吃饱穿暖,又能保护好环境?村寨银行与生态保护联动项目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村寨银行的一纸借贷协议,成了村民保护生态的“紧箍咒”,走出了一条贫困乡村发展与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双赢路。

    村寨银行解决村民燃眉之急

    村寨银行是一种乡村互助的借贷模式,解决农民简单再生产资金断裂的基本保证,同时承担相应的环保责任,以此来重新建立人和自然良性发展的关系。2015年,黎光村把村寨银行当成一种新探索,召开村民大会,讨论“借多少、怎么借、怎么还”,民主选举产生村寨银行管理小组,负责资金发放和收回,成立了村寨银行。

    村寨银行运作模式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每家自愿拿出1000元入股,公益组织按1:1配比提供公益金组成本金,每年发放给村小组内1/3的村民用于生产生活,1年后连本带息还款,并由下一批农户进行借贷,以此方式滚动借贷。例如以每个村小组30户村民算,每户村民入股1000元,就会有3万元的资金,加上募集来的配套公益资金3万元,一个村小组就会有6万元的项目本金。记者了解到,之前借贷的村民将资金用于产业发展、住房条件改善、子女就学、看病就医等方面,解决了村民的燃眉之急。

    目前,黎光村共有286户加入到了村寨银行的项目,“银行”总资金46.5万元,从这两年运行的情况来看,村民还款率达100%。

    村民从伐木者变为生态保护者

    根据黎光村的特点,保护生态也嵌入到运行机制中。“所有入股户有保护生态的责任和义务,破坏山林者其入股本金将作为罚款,从中直接扣除,同时该入股户将丧失贷款机会”“在森林管护范围内,禁止一切砍伐、开荒,违者罚款500元”……一纸借贷协议,成了村民保护生态的“紧箍咒”。

    黎光村委会党总支书记蜂金龙说,生态保护与村寨银行联动后,村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增强了,到目前为止黎光村还未发生过一起因为违规拒不交罚款的例子。2019年4月,色冲落村民小组村民丁学忠私自砍伐一棵大青松被人举报,全村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对丁学忠罚款500元。在村里摆出他家签订的村寨银行借贷协议和全村生态保护条例后,一开始不认罚的丁学忠老实交了罚款,作出了不再破坏生态的承诺。

    “我们就是这里的人,祖祖辈辈都在这里,我们跑不了,只有生态环境保护好了,才能有更好的发展,生活才能更好。”蜂金龙说,以前大家没钱了就上山砍树,钱用完了又去砍,砍来砍去也没见哪个富了,林子却越来越少,村民的生存发展逐渐成了问题。现在有了村寨银行,保护自然环境成了村民的一种生态自觉,成百上千的村民成了山川、河流、湖泊、森林的守护者,环境、生活都比以前好了。

    村民自己立的规矩,效果出奇的好。几年下来,黎光村改变了发展方向,不能砍树就种树,种了花椒、梅子、中药材等3400多亩经济林。随着生态越来越好,老君山上的滇金丝猴、小熊猫等珍稀动物又多了起来。本报记者 木晓雯 文

    玉龙县委宣传部供图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