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12月16日 星期一
第A12版:时评    
       
版面导航

第A01版

第A02版

第A03版

第A04版

第A05版

第A06版

第A07版

第A08版

第A09版

第A10版

第A11版

第A12版

第A13版

第A14版

第A15版

第A16版
2019年12月16日 星期一
社论速读
法官直播“带货” 亲民又普法

    法官“带货”显著增加了拟处置资产的知名度和曝光率,进而以更高价格拍卖,利于维护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

    看多了李佳琦直播带货,你见过法官“带货”吗?“双12”上午,浙江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与线上拍卖平台联合在某电商平台上直播“带货”,有森林、海景房、手机靓号,都是执行标的物。在短短1个小时20多分钟的直播拍卖里,共34件拍品成交,成交额破亿元。

    新京报评论:在网购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如果依然拘泥于传统模式,就可能出现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尴尬,导致本来很有价值的财产无人问津,无利于拟处置资产的有效变现。

    法官“带货”则显著增加了拟处置资产的知名度和曝光率,让更多网民产生围观、竞拍欲望,让拟处置资产以更高价格拍卖。梳理报道可知,很多拟拍卖资产都以较高价格甚至远超起拍价的价格成交。

    同时,法官“带货”又普及了法律常识。在“带货”直播现场,法官们往往以诙谐幽默的语言和表情介绍着拟处置资产,同时介绍涉及执行环节、拍卖环节的法律知识,让这些平时少有人问津的冷知识得以普及。既让公众更全面了解法院执行工作,又让那些潜在的老赖认识到赖账的严重后果。

    在网络时代下,法官放下正襟危坐的架子,以平易近人的方式为法院所处置的资产“代言”,既符合网络时代的传播思路和行为风格,又不违反法官的行为规范。某种程度上,法官“带货”这样的执行攻坚有益尝试多多益善,不仅无损其威信,反而会为法官形象加分。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