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紫嫣 云师大附小金江校区五(1)班 指导老师:李红英 今天,我们来到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珍稀鱼类保育研究基地探索滇池土著鱼的秘密。 来到基地,我首先注意到了鱼缸中的两条鱼,这种鱼侧面中部各有一条从鳃部位置到尾鳍的“金线”,在阳光的照射下,金线随着鱼身自由地飘动,尤为显眼。这是滇池金线鲃,是今天我们主要学习和认识的土著鱼种。 滇池金线鲃喜欢清泉流水和半穴居生活,通常在夜间洞外觅食,主食浮游动物、小鱼、小虾和水生昆虫等,有时候也会食用少量丝状藻和高等植物碎片。在《徐霞客游记·游太华山记》中这样记述滇池金线鲃:“鱼大不逾四寸,中腴脂,首尾一缕如线,为滇池珍味。”看来,滇池金线鲃早在几百年前就在滇池自由生活了。 虽然滇池金线鲃属于滇池的土著鱼种,可它曾经在滇池里“消失”了,还被纳入国家Ⅱ级保护动物。后来,经潘老师和他的团队通过大量调查,终于在一个龙潭发现了它们,并在2004年将它们带回200多尾作为种鱼进行研究和繁殖。经过了十几年的悉心研究以及无数次反反复复的试验,终于突破了滇池金线鲃人工繁殖的难题,繁殖出了大量的滇池金线鲃鱼苗,如今滇池金线鲃又重新回到了它们的“故乡”! 除了滇池金线鲃,我们还认识了抗浪鱼、倒刺鲃鱼、乌头鱼等鱼种。通过这次活动,我了解到了科学实验的艰辛与不易,只有锲而不舍,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同时我也明白了:作为这座城市的一份子,我应该爱护环境,保护生物,保护好滇池,让更多的土著鱼种“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