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博翔 云师大附小金安校区六(4)班 上世纪60年代末,外公作为知青中的一员,从昆明不远千里去到德宏州盈江县的村寨下乡劳动。外公说,那时交通极为落后,从昆明到盈江坐车需要一星期。回城近50年,他都没能再回去看看,“再回去看看”成了他心中的一个梦。 这几年,全省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从昆明至瑞丽已全程修通了高速公路。朝辞昆明城,夕至盈江县已成为现实,“再回去看看”在外公的心里也就愈发急迫和强烈。 外公下乡的地方是个傣族村寨,地名大多是傣语发音,现在的地图已找不到那时的地名了。为了帮外公圆梦,我们提前查找了资料才开车出发。几经周折,我们终于找到了村口,大石碑上刻着汉字“老芒满”和傣文。“就是这儿。”外公肯定地说,兴奋地指着不远处,“瞧,那儿有两棵古树,我还记得。”外公边走边说,“这里大变样了,以前都是破旧的竹楼,凹凸不平的田间小路,路上只有牛车,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现在全变成了崭新的楼房、水泥路了,小汽车、摩托车、农用车来来往往。”我们来到古树旁,几位老人正在古树下乘凉,他们看到外公,仔细打量了一番后说道:“咦,这不是当年下乡的那个小伙吗?”大家紧紧拥抱在一起,一路上唠叨不停的外公此时竟无语凝噎。 这次圆梦之旅,不仅圆了外公的梦,还让我了解了祖国这些年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不禁想到: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少年,不更应该珍惜现在这样优越的条件?让我们励志勤学、刻苦磨炼,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