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12月19日 星期四
第A10版:发 现    
       
版面导航

第A01版

第A02版

第A03版

第A04版

第A05版

第A06版

第A07版

第A08版

第A09版

第A10版

第A11版

第A12版

第A13版

第A14版

第A15版

第A16版
2019年12月19日 星期四
澄 江
刺状纳罗虫拍CT幼虫成虫颚基不同


    最近,5.2亿年前寒武纪海洋中的刺状纳罗虫化石拍了一个X射线显微CT,科研人员看到了微米尺度、精美的软躯体细节,还发现成虫和幼虫的颚基不同,推测成虫和幼虫的饮食习惯不同。

    研究人员观察到,刺状纳罗虫幼虫身体后部的附肢,其原肢较小、内侧较为光滑;身体前部附肢的原肢则特化为“颚基”结构,其内侧具有两列整齐排列的小突起,用于研磨较小、较软的食物颗粒,例如藻类、有机碎屑等。成虫的颚基则有多排发达的刺,尤其是在靠近口部的附肢上,这些刺状结构十分发达、十分尖利,它们大小不一、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可以有效地撕碎食物,比如带壳的生物、其他动物的肢体等。

    研究人员推测,和很多现代节肢动物一样,刺状纳罗虫的成虫和幼虫之间也存在显著的饮食习惯差异。这种现象叫做“生态位分异”,既避免了不同发育阶段的同类个体竞争有限的食物资源,又使得这一物种能够利用更多的资源,从而增加了生存机会。

    本报记者 杨质高 实习生 马永娇 文

    图片来源于云南大学官网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