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清舜 对于春城晚报,我一直有一种难割舍的情愫。在从上高中到现在的29年里,晚报伴着我成长,伴着我度过生命中的许多美好年华。 由于我生长在山区,因而直到1991年到县城上高中后才能看到春城晚报。1994年过年前夕,我在假期到陇川县探亲时,听说当地有一家人,竟然在同一天接到23张请帖,无奈只能安排全家每人做几场客。为此,我采写了一篇《请帖如雪急煞人》,投给春城晚报新开的“苦刺林”栏目,没过多久,春城晚报就在一版配李昆武老师的漫画刊出了文章。接着,我又结合身边的所见所闻,采写了《不绝的红烛》《保卫室上演“空城计”》《校园“打油诗”》等短文,均被晚报配图刊发。特别是《校园“打油诗”》里的“昨夜饮酒无数/误入校园深处/呕吐呕吐/惊起情侣无数”这几句打油诗,流传了很久。 大学毕业当记者后,我有了向春城晚报投新闻稿的机会,春城晚报编辑都非常认真地对待每一篇稿子。在那个电脑还不普及的岁月里,我专门请春城晚报的编辑帮忙,从昆明买了个二手传真机给春城晚报发稿。当时我的条件非常艰苦,且电话费较贵,为了节省成本,我自己设计了每页能装600字的稿纸,手工抄好稿子投给晚报。1998年到2002年,我向晚报投了大量新闻稿,见报率非常高,几乎每周的州市版面上都有我的文章。有时,春城晚报还用整个版面报道我采写的特稿。我的作品《景颇农民自发禁绝毒品》《特大暴风突袭德宏》《引进人才还要敢用人才》分别获晚报好新闻奖一、二、三等奖;《我爱“苦刺林” 》获“我与晚报”征文三等奖。我也因此成为晚报的通讯员。 2002年之后,由于不再从事新闻采访,我仍然继续向春城晚报投文艺稿或摄影作品,时不时有稿件在副刊版面上刊出。 与晚报相识到成为知音的这些日子里,晚报给了我很多帮助,让我获得了很多的知识和信息,并锻炼和提高了我的新闻写作能力。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春城晚报是我永远的知音和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