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贫困山区的孩子们编织一个暖冬,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联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发起“针心针意”大型暖冬公益行动,邀请广大爱心市民一起参与。随着活动进入倒计时,最近,已陆续有爱心市民送来她们编织好的围巾、帽子等爱心包。她们用灵巧的双手,编织着对贫困山区孩子们的爱。 昨日下午,距离活动开启过去10天,魏东秀带着她织的8套爱心包匆匆来到办公室问道:“还能再领一些毛线吗?我打了8套,还想再要一些毛线,织够10套,十全十美嘛。”魏东秀奶奶笑容满面地说。 魏奶奶在退休之前做行政工作,原来单位也会组织类似这样送温暖的公益活动,她也参加过许多次,退休之后从东北来到昆明养老。在报纸上看到“针心针意”活动后,她和老伴徐爷爷两人就想着自己也动手织一些围巾和帽子,给山区的孩子们送去一份温暖、一份心意。在退休以后,发挥余热,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去年12月25日,魏奶奶在领取了15份毛线回家以后,就开始快马加鞭地编织这些毛线,到现在已经织了3副手套、帽子8个、围巾8条。徐爷爷告诉记者,魏奶奶从领回毛线那天起,除了每天晨练和做饭的时间外,手上的毛线棒就没有停过,有时候甚至会织到晚上12点。自己在旁边也帮不上什么忙,就互相分工配合,魏奶奶织毛线,徐爷爷就为小朋友们写祝福卡。 当被问到参加“针心针意”活动的初衷时,魏奶奶说:“我觉得织毛线是我力所能及的事情,老有所为,做点献爱心的事情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很开心,暖冬送暖心”。 魏奶奶和老伴还在办公室里讨论花色搭配、围巾的长度和宽度。离开的时候,这对老夫妇又领走8卷新毛线,准备赶在10日之前再多织一些送给孩子。 不久,又有三位家长送来6顶帽子,四条围巾。“我们在报纸上看到活动后,也想通过自己的行动为孩子们送去温暖,但是我们都是第一次织围巾,没啥经验,大家只要有空就在一起讨论怎样让帽子又美观又温暖”,从刚开始没经验到一次次的重复慢慢熟能生巧,“这个帽子现在我两三天就能织好。”韦阿姨笑着告诉我们。 温馨提示 每个孩子,都是一株独一无二的花朵,哪怕长在贫瘠的乡村,也应该开出最美的姿态。在他们面临寒冬侵袭的时候,希望能有更多爱心人士和我们一起守护他们。“针心针意”暖冬行动即将结束,还有想要参与到行动中的市民,请到云南日报大楼806室领取毛线,已经报名参与活动的市民请在1月10日之内完成编织,“春城晚报暖冬行动小组”会将这一点一滴汇聚起来的爱心送到每一个需要的孩子手中。 地址:昆明市五华区新闻路337号 联系电话:0871-64160059 本报记者 杨露 实习生 张田睿 马艺宁 薛瑞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