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鲍安顺 冬天的正午时光,与太太一起去小城里的一家小杂货店,看见一位衣着单薄的小伙子,瑟瑟发抖地蹲在店门侧右方的墙角里。 冬阳暖融融的,年轻人瘦弱而单薄。小店的老板娘走出来恶狠狠地说,快走远点,蹲在这儿我还怎么做生意?看着盛气凌人的老板娘,小伙子胆怯地说,从乡下来城里,找不到工作,昨天到现在还没有吃饭,我在这儿晒一会儿太阳,身上暖和些! 街边有早点铺,我买了几只烧饼和一袋豆浆,递给年轻人,他接过后边吃边流泪,说不出一句话来。我温和地对他说,你在冬阳下小息一会,那是你的权力,因为享受冬天的暖阳是不需要付出的。年轻人似乎并没有完全听懂我的话,但是他很感激,在他走向正午太阳的背影与步伐里,让我看见变的力量与勇气。我对太太说,人情的暖阳丢失了,那是忘却了人性与关爱,更是丢掉了的良知和心灵。 第二天早晨,越升越高的冬天太阳,披上了一层朦胧的金黄。我打开窗户接纳阳光,从窗口远远望去,一位白发老翁推着坐在轮椅上的白发老婆婆。他们向着东方阳光明媚的文化广场走去,边走边聊,似乎有说不完的话,那一对亲切熟悉的身影,在阳光里让我感到意味深长,一缕柔情,温暖地涌上我的心头。我目送着他们,老两口前方那洒满金色的灿烂冬阳,绚烂迷人,冉冉升起,照耀着纷纷走在霞光里的蜂拥人群,让秀美的山川气象更加艳丽动人。 那天,已经多日没有见到太阳了。站在身边的太太对我说,天寒地冻的,太阳出来多好啊!我告诉她,没有太阳我们依然能够走向太阳!她说,绞尽脑汁也弄不明白我的意思。我便解释说,人类寻找并走向太阳,亘古已久了,在冬天,取代太阳燃亮温情的东西很多,比如我们用木柴燃烧烹食取暖,或者用枝头的树叶、禽鸟的羽毛、野兽的毛皮来裹身盖体,还有棉花、蚕丝、煤炭、电力……一切都是人类利用自然资源,获取了辉煌太阳般温暖……我还说,人类从抵御寒冷燃烧的植物出发,找到拒绝天寒地冻的智慧与本领,在创造中让冬天温暖如春,也在走向太阳般温暖的步伐中,创造了生命的辉煌。 太太听了笑了,她说我们曾经乘机去昆明,那天也是多日不见太阳,天上还下着细雨和小雪。飞机升到了云端之上,阳光突然从云层里透露出来,透过机舱窗口望去是一片灿烂夺目的晴空万里,在一万米高空,我们躲过了积雨和云层,心灵沐浴在灿烂的惊喜中,但在云层下面看见阴霾密布的突兀山峰,依然显得那么险象环生,虽然看不见阴雨绵绵,却能感觉到艳阳亮丽的天地气象之下,笼罩着的冬景与沉闷。我对太太说,我们仿佛走向了无边延伸的遥远部落,飞向了彩云之南的梦幻与神秘。 那天,太太若有所思后告诉我,法国作家儒勒·米什莱说过,阳光在黑暗中追逐我们的恐怖忘而却步,使梦幻的烦恼和痛苦悄然消失,使困扰灵魂的骚乱在思绪逃遁中消失得无影无踪。我说,这句话说得太精彩了,表达了人类渴望走向太阳的心灵气魄,展现出太阳在人类的心灵里,是一幅迷离而多情的哲学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