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01月08日 星期三
第A14版:时评    
       
版面导航

第A01版

第A02版

第A03版

第A04版

第A05版

第A06版

第A07版

第A08版

第A10版

第A11版

第A12版

第A13版

第A14版

第A15版

第A16版
2020年01月08日 星期三
法规解决证据不足 农民工讨薪还难吗

    □ 丰收

    农民工被欠薪水后,碰到的是劳务合同而非劳动合同;遇到的不是用人单位,而是个体包工头。那么上述涉及用人单位的规定,未必就适用于农民工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讨薪。因此,恐怕对包工头拖欠农民工工资也要有对策。

    针对农民工被拖欠工资后证据不足或者没有签劳动合同的问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法规司司长芮立新7日表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将于2020年5月1日起施行,其中为解决发生拖欠工资之后证据不足的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相关新闻见A04版)

    目前,农民工讨薪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二是向劳动仲裁机构提起劳动仲裁,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但无论通过哪种路径维权农民工都要有相关证据,以证明自己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用人单位欠自己多少工资等,如此才能成功讨薪。

    但在现实中,农民工维权时往往面临证据不足、难以取证的问题。北京市昌平区法院一项案件统计数据曾显示,在农民工讨薪败诉的案件中,约有80%是由于农民工没有相关证据而导致的。所以,只有解决农民工欠薪证据不足,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维权成功率。

    虽然劳动合同、工资卡、工资条、银行转账记录、考勤表、工作证等资料证明,都可以作为农民工被欠薪的证据,但由于很多农民工跟着包工头干活,现金结账,也没这些证据。再加上部分农民工缺乏证据意识,没有留存证据,导致欠薪后拿不出证据来维权。

    今年将要实施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亮点之一就是用法规来解决农民工欠薪之后证据不足的问题。《条例》从三个方面对证据不足作出明确规定,剖析这些规定,应该说针对性很强,有望让农民工讨薪变得更容易。

    首先,《条例》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实行农民工劳动用工实名制管理,与招用农民工书面约定或者通过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规定工资支付标准、支付时间、支付方式等内容。也就是说,通过用工实名制以及规范工资支付等,来防止出现农民工证据不足的问题。

    其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工资支付周期编制书面工资支付台账,并至少保存3年。这一规定的言外之意是,不管农民工有没有维权证据,用人单位必须要保存相关证据。要求保存这种证据,既便于执法部门今后核查,同时,对用人单位也形成了一种约束。

    再次,还有类似于“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即农民工与用人单位就拖欠工资存在争议,用人单位应当提供依法由其保存的劳动合同、职工名册、工资支付台账和清单等材料;不提供以上材料的,用人单位将依法承担不利后果。这有望倒逼用人单位不欠薪水。

    显然,杜绝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最好办法是用人单位不敢欠薪。《条例》中无论规定用人单位保存工资支付台账还是规定用人单位提供相关材料,都对用人单位是一种有力震慑。再加上拖欠工资“黑名单”等措施的保障,令人乐观的是,今后用人单位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有望明显降低。

    不过,现实情况远比制度规定要复杂许多。比如,农民工被欠薪水后,碰到的是劳务合同而非劳动合同;遇到的不是用人单位,而是个体包工头。那么上述涉及用人单位的规定,未必就适用于农民工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讨薪。因此,恐怕对包工头拖欠农民工工资也要有对策。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