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澄,是一位9岁的彝族男孩,就读于红河州石屏县东风小学三年级。他天生语言行动有障碍,却仍然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热爱生活,阳光自信,是他周围人对他的评价。 他在康复治疗中,从来不喊疼 对于每个家庭来说,孩子的出生都是一件喜庆的事情。而李林澄由于出生的时候产程较长,加之当地的医疗水平落后,致使大脑出血缺氧,给大脑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影响了他后天语言和行动的发育。 康复治疗对于如今已9岁的李林澄来说,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治疗过程。李林澄妈妈回忆,第一次进感统室进行训练的李林澄,坐在一个类似秋千的小船上,医生轻轻推动小船,他吓得大哭,强制治疗根本进行不下去。 回家以后,李林澄的父母仔细研究医院感统的训练器材和训练目的。他们发现有的器材跟儿童游乐园的设施很接近,于是,父母带着李林澄去游乐园体验,让他在一个娱乐放松的氛围里得到练习。“现在他胆子比我大多了,我不敢滑那种刺激的长滑梯他都会去滑。一开始,我们都抱着他、牵着他、鼓励他,就这样他慢慢适应接受了,再去医院做感统治疗,他就轻松地接受了,连医生都说他前后差距太大了,越变越好了。” 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李林澄一次又一次地忍受着痛苦,勇敢地面对治疗,让妈妈格外心疼,“有的康复项目是痛苦的,比如针灸。每到治疗的时候,他都会咬着牙,我们能看到泪水在他眼眶里打转。但每次治疗结束后,他又笑容满面的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和我们说他没事,一点也不疼。”在妈妈眼里李林澄是一个坚强、懂事的孩子。 李林澄有一张训练计划表,分为口部练习和肢体练习。他每天都要吊单杠,以此来练习气息和手臂力量,现在的他可以一口气吊单杠30秒。他每天都要进行跑步练习,以此来练习自己的气息和肺活量,虽然经常会摔倒,但他必须咬牙坚持;他还要练习走独木桥、单脚站立和骑自行车来增强自己的平衡力…… 他学习很努力,拿到8张奖状 提起李林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刘娅很感慨,“他的父母和我交流过,让我不要特别地关心他,要放手让他去尝试,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学习和生活。他也不会因为身体上的一些小缺陷,而要求特殊对待,他对自己严格要求,做事很认真,这是我最感动的地方。在我心里他是一个阳光、积极向上的孩子,是一个传递正能量的好榜样”。 刘老师说,在课堂上,李林澄永远坐得笔直端正,虽然有时候说话慢一些,吐字不清晰,但每次老师提问,他都会积极地举手发言。老师每次布置的作业,他都能记得清清楚楚。学习汉语拼音对李林澄来说很难,在学习的过程中,他努力地将一字一句尽量讲清楚,读课文时,也会坚持完整地读完一篇课文。 李林澄写字的速度很慢,写作业对他来说也是一件困难的事,别的同学可以写10个字,他才能写两个字。“他交作业的时间比其他同学晚一点,没有完成也会诚实地和老师说,然后一字不落地坚持做完补交给老师。体育课时,哪怕步行的动作不协调,做操的动作不标准,他还是坚持做,从来不会要求特殊对待。” 从一年级至今,李林澄每一次的期末成绩都名列前茅。到现在一共拿了8张奖状,特别是二年级上学期,他获得了“东风杯”数学竞赛二等奖。这一张张奖状的背后凝聚了李林澄无数的努力。 他坚持训练,憧憬当数学老师 现在,李林澄虽然讲话不是特别清楚,但是已经能和周围的人进行基础交流了。他一直坚持做口部的练习,努力把话讲清晰,“有时候练习发音会觉得枯燥和累,我不想练习了,但是爸爸妈妈一直在身旁鼓励我,给我打气加油,我就会坚持下去。有时候他们还在练习中穿插一些好玩的游戏,我觉得有趣,慢慢也就不觉得累了。” 对于未来想做什么,李林澄有很多憧憬,他想当一名数学老师,因为数学是他最喜欢的科目。 虽然他的身体上有一些小缺陷,但在成长的路上他坚强、勇敢,在他的身上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对知识的向往。 寻找“中国好少年” 每一个少年,都是一株独一无二的花朵,无论是在贫瘠的乡村还是繁华的都市,都应开出最美的姿态,阳光、自信、善良、坚韧……过去两年里,春城晚报联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在全省范围内评出了20名“中国好少年”。 今年,春城晚报将继续携手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在全省范围评选10名身处逆境却自强不息、品行优秀的好少年,并为每人颁发“中国好少年”荣誉证书及5000元正能量奖金。 目前,春城晚报-开屏新闻“中国好少年”及“成长守护官”报名渠道已经开通,你可以拨打本报热线电话0871-64100000,或发送邮件到ccwb_zghsn@163.com进行报名。如能提供详细的图片、视频、文字等报名资料尤佳。本报记者 杨露 实习生 张田睿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