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下午,暖阳高照,昭通学院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大二学生吴建智,再次成为师生们频频点赞的对象。受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委托,来自中央、省、市三级文明办的相关领导一行来到昭通学院,走访慰问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吴建智,送上慰问金和新春祝福,勉励吴建智更好地发挥道德模范榜样的引领作用。 暖心 为哥哥撑起一片天 吴建智,家住昭通巧家县老店镇发土南村。1岁多时,大他2岁的哥哥吴建早意外触电后不幸失去双臂。 从懂事起,吴建智就成了残疾哥哥的“双手”,兄弟俩共用一双手臂,成为形影不离的“影子兄弟”。 2006年以来,兄弟俩一同走进校园,吴建智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哥哥吴建早的生活,为哥哥洗澡、洗衣服、穿鞋子成为吴建智每天的必修课。每天早上,吴建智总是寝室里第一个起床的,用最短时间穿好衣服、叠好被子,然后帮哥哥打来洗脸水、漱口水,挤好牙膏;收拾好之后,吴建智背着自己和哥哥的书包一起上学;晚上回到寝室,吴建智先帮哥哥洗刷好,然后才收拾自己的东西,他总是寝室里最晚睡的那个。 2018年,吴建智和哥哥吴建早一起从巧家县三中高中理科班毕业,高考分数分别为480分、404分,达到二本线和专科线。同年6月28日填报志愿时,兄弟俩犯难了:吴建智一心想跟哥哥就读同一所大学,以便继续照顾哥哥,但因考分、经济等原因,这个心愿却充满变数;而吴建早不想再拖累弟弟的学业,一度萌生放弃读大学的念头。 “我愿意一直做哥哥(吴建早)的双臂。”吴建智在两难和无奈中,向社会发了一封公开求助信,希望能有一所大学帮助他们兄弟俩实现在同一所大学就读的梦想。 随后,昭通学院向兄弟俩伸出“橄榄枝”,兄弟俩如愿成行。虽被录取在不同专业,却被调配到同一间宿舍,吴建智继续用双臂为无臂哥哥带去满满的希望。 慰问 他获得10万元奖励 在春节来临之际,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组织开展慰问帮扶全国道德模范活动。此次,慰问组一行专程来到昭通学院,向吴建智送上党和政府对道德模范的关心、关爱。 在昭通学院召开的座谈会上,慰问组一行与吴建智同学面对面亲切交流。中央文明办中国文明网副总编辑郝瑞珩女士向吴建智致以诚挚的问候和新春佳节的美好祝福,并送上10万元慰问金。 “作为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中年龄最小、唯一的在校大学生,吴建智同学身上勤劳朴实、坚韧不拔、助人为乐的精神感染了身边人。”郝瑞珩女士勉励吴建智同学继续保持勇敢、乐观、不怕困难、相互帮助的精神,不断提升自己,磨练品格,更好地成长成材。 吴建智表示:自己只不过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 宣传 他的故事将被拍成微电影 昭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潘为民说,除了先前进行全面的采访宣传报道,昭通市文明办还会同昭通市主题教育宣传组、昭通学院等部门,多维度、多措施地开展学习吴建智的活动。 “吴建智同学作为全国道德模范,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是我们学校以及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旗帜。”昭通学院院长陈红说,目前,该校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持续开展学习吴建智先进典型事迹的活动;2018年,发出关于向身边的道德模范吴建智学习的号召,全体师生踊跃学习、积极参与;组建了学习吴建智等全国道德模范宣讲团,将于今年3月在昭通全市范围内巡回宣讲;将创作与吴建智真实事迹相关的一部情景剧、一部微电影;在校内开展“学道德模范争做时代青年模范”系列团学活动。 链接 吴建智所获荣誉 吴建智实至名归地获得了各方赞誉和各种荣誉:2015年荣获云南省美德少年;2016年荣获全国美德少年;2018年荣获“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候选人”“云南好人”;2019年荣获云南青年五四奖章、第十四届云南省大学生年度人物、云南向上向善好青年、第七届云南省道德模范、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第七届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本报记者 申时勋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