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看的春城晚报到底怎么出来的,她需要经过哪些环节才能到我们手上?”昨日下午,满怀期待和好奇的70多名春城晚报小记者走进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从新闻采访到编辑制作、从照排出样到印刷出报的流程……小记者们一睹报社“庐山真面目”,对一份报纸的出版有了最直观的了解。 “什么是民生新闻?” 2020年1月1日,是春城晚报创刊40周年的日子。陪伴了大家40年的这份报纸,到底是怎么出来的?昨天下午,小记者们走访了春城晚报昆滇新闻部、都市新闻部、总编室、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指挥中心(中央厨房)、印务中心激光照排车间、印刷厂,对报纸每一个环节进行了解。大家纷纷感叹,原来一份报纸的诞生要经过那么多复杂的流程,是通过记者、编辑、校对、印刷、发行等很多人的辛勤工作共同来完成的。 在春城晚报昆滇新闻部,部门主任王云为小记者们介绍了即将开展的两会报道以及平时的经济及民生新闻,记者们是如何采访报道的。“老师,民生新闻指的是什么,涉及哪些领域?”王老师告诉提问的小记者:“民生指的就是衣食住行,春城晚报报道的教育改革、环境保护、市政建设等内容都是属于民生新闻领域的。” “一条新闻,通过报纸送到读者手中需要经过十余道工序,层层把关。”在总编室,主任郑福荣向小记者们介绍,“总编室的工作是对每天记者的来稿内容进行修改和加工,然后再由美编进行组版设计,最后由校对人员进行校对修改,以保证出刊的报纸零差错。”“春城晚报由哪几个板块组成?制作一个板块需要多长时间?这些板块有固定的模式还是可以自由搭配呢?”……听了介绍,小记者们都很感兴趣,纷纷围着郑老师发问,并认真地把老师的讲解记录在自己的采访本上。 “中央厨房是做什么的?” 随后大家来到了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指挥中心(中央厨房)。“哇,这个地方好厉害啊!”看到中央厨房分成多区域摆放着几十台电脑的阵仗,小记者们惊叹不已。“这里为什么叫中央厨房,小记者们知道吗?”全媒体指挥中心的黄老师告诉大家,因为编辑就是厨师,而这里就是把记者发回来的稿件、图片、视频进行加工制作并及时发布,就和厨师在厨房做菜是一样的道理,所以叫中央厨房。 随后,小记者们继续参观了激光照排车间和印刷厂,印刷车间里现代化高科技的印刷设备着实“亮瞎”了孩子们的眼睛,在得知眼前的这台机器每小时能印刷7.5万份报纸时,小记者们不禁发出了“啧啧”的惊叹声。有些小记者拿出手机、相机,“咔咔”不停地给设备拍照,专注的神情不亚于一名职业记者。 时间过得真快,参观结束时,大家都有些依依不舍。小记者玄函羲说:“一份报纸要经过新闻工作者叔叔阿姨们这么多繁复的工作后才能到我们的手中,太不容易了!”来接孩子的家长们也为活动点赞:“走进报社让孩子们了解了家里每天看的报纸是怎样产生的,还体会了报社工作人员的辛苦,真的很有意义!” 本报记者 王维娜 文 龙宇丹 摄 心里话 小记者们为山区孩子写下祝福 昨日下午,在春城晚报都市新闻部,都市新闻部主任李荣为来参观的小记者们介绍了春城晚报创刊的历史和新闻采访部门的运作流程,小朋友们一边聆听,一边用本子认真记录。参观活动接近尾声,得知春城晚报联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开展的“针心针意”大型暖冬公益行动后,小记者们还贴心地为山区的小朋友写了祝福卡,想把春城的温暖附在卡片上送到山区小朋友的手里,送到他们心中。 拿到卡片后,一年级的梅曦月小朋友先在卡片上写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几个字,然后她沉思了几秒说:“春节快到了,那我祝小朋友们春节快乐吧。”随后,便一笔一画地在卡片上写下了“祝你春节快乐!”简短的祝福。一字一句,希望给山区的小朋友送去温暖。 “亲爱的小朋友,虽然我们不认识,但希望你健康快乐、幸福温馨!”小记者周奕霖趴在桌前,一笔一画在“针心针意”活动的卡片上写下祝福。遇到笔画有些复杂的“馨”字,他不愿用拼音糊弄过去,专门停下来,向身边的同学请教。 周奕霖是师专附小龙泉路校区三年级4班的一名学生,曾在老师的带领下,坐车前往距昆明车程有两小时的一所山区小学,亲眼目睹山区小朋友的生活条件。整所小学只有10名学生,孩子们每天都要走山路上学,因山路崎岖,稍不小心就有可能跌落山崖、被河水冲走。这让周奕霖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山区学生读书的艰辛,她从心底希望他们可以平安、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赵钟政小朋友一边写贺卡,一边对记者说,希望小朋友们可以过得舒服一点。“我爷爷跟我说他小时候就是在山区长大的,过得很困难,所以我也很想帮助山区的小朋友们,有机会的话,我想去看看他们。” 小朋友们手写的祝福卡片将随着温莎KTV云南区域准备的100份“针心针意”爱心包一起在今天送到红河州石屏县小朋友的手中。本报记者 杨露 实习生 余湘珺 阿倩 程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