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此次访缅,让两国友好往来更进一步,有助于缅中加强互联互通,缅甸应抓住机遇深化互利合作,这有利于缅甸和整个地区的和平稳定发展。 ——缅甸国家广播电视台处长吴吉通 习近平是一位伟大的领导人,期待习主席此次访问为缅甸发展带来新机遇,为缅中友好关系开创更辉煌的明天! ——缅甸政治学会会员、中缅经济走廊智库专家钦貌梭 习近平主席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国家领导人,这是一个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倡议。缅甸有一句俗语“命运是相同的”,我们也倡导家人、朋友、邻国之间的相互分享,这跟习主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相通的。中国的富裕必将带动邻国的发展,因为 “一带一路”倡议让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更紧密。 ——缅甸《北方之星》杂志社总编辑吴温丁 未来,公司将一如既往地主动践行 “一带一路”倡议,助力云南辐射中心建设,聚焦电力能源行业,为中缅经济走廊建设持续发挥作用。 ——云南能投联合外经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董凡 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缅甸,必将开启中缅旅游合作的新篇章。 ——醉美缅甸文化旅游机构总经理刘伟 《习近平治国方略》对缅甸的发展有许多借鉴意义,也有利于缅甸民众更加客观地了解中国,为两国合作共赢凝聚更广泛的共识。 ——缅甸宣传部公共与关系司司长吴耶奈 双方应加强政府及民间合作,培养增进合作的各领域人才,努力实现共同发展。特别重要的是,在交通运输领域,应加强铁路、公路的互联互通;在人文交流领域,要增进互学互鉴,增添“胞波”情谊新内涵。 ——缅中友协主席吴盛温昂 习近平主席访问缅甸,为缅中友好交往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将为缅中共建经济走廊增加理解和共识。 ——缅甸作家俱乐部中央委员会委员、缅甸翻译家协会副主席吴恒莱 缅中两国的教育合作在不断深化,相信未来会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 ——仰光外国语大学校长季勋博士 国之交在于民相通,民相通在于心相交。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缅甸,扩大了两国人文领域交往,增进了两国民心相通,巩固了传统“胞波”情谊。 ——缅中交流合作协会主席李伯波 两国携手走过了70年,在这具有重大意义的时刻,习近平主席为传承千年“胞波”情谊而续写了新篇章。祝愿缅中胞波友谊万古长青、历久弥新! ——缅甸前总理吴努之女、吴努杜妙依基金会主席杜丹丹努 本报记者 曹云波 杨成群 张莹琳 本报驻仰光记者 佐耶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