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上午,在武汉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二科,负责感控准备检查的护士吴亚玲,明显加快了准备防护物资的速度。 11时许,做好一切物资准备的她悄悄走出工作区,在员工通道一个靠窗的角落里,面向家乡昆明的方向,拨通了家人的微信视频。 远在昆明跑马山殡仪馆遗体告别厅,一个简单的遗体告别仪式正在进行。10多名戴着口罩、披着孝衫的人,环视逝者一圈后,面向逝者站成一排。 “一鞠躬、二鞠躬……” 满眼泪水的吴亚玲,跟着遗体告别的节奏,面向家的方向深深地三鞠躬。这是在武汉抗击新冠肺炎“主战场”的战士向去世母亲最后的告别。 这一幕,正好被现场采访的媒体捕捉到了。为了不触碰她悲伤的心灵,记者没有过多打扰她。 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 她忍着悲痛坚守换岗 跟吴亚玲一起担负重症医学二科感控物资准备和检查的护士许发发悄悄告诉记者,11日下午4点50分,吴亚玲在老家曲靖过年的母亲,突发主动脉夹层破裂抢救无效去世。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吴亚玲忍着内心的悲痛,在她特殊的点位坚守换岗。回到休息的宾馆,她痛哭了一晚。 得知她母亲病故的消息,火神山医院临时党委特别重视,立即安排专人前去她所在宾馆慰问,向她家人发了唁电,并委托她原抽组单位代表火神山医院临时党委送了花圈。 重症医学二科也安排她先休息几天。但12日当天她还是决定像往常一样,走进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二科。因为她有参加援非抗埃经历,在平时,她要做的工作就是监督每一名进入红区的医护人员穿戴好防护服,协助他们做好防护。 记者在现场看到,吴亚玲对准备进入重症病房的每一个医护人员的防护服穿戴检查特别严格。她说必须要严,医护人员进病房里面治疗病人,她在外面要保护好他们,不然的话,大家不小心感染生病了,就麻烦了。 接受检查的医护人员也特别配合她的检查指导。一名医生告诉记者,吴亚玲工作特别负责,特别积极。昨天(11日)下午她妈妈去世的事情,好多人今天(12日)早上才知道,但她依然还像原来一样地在工作,大家都非常感动。 千里视频送别母亲,不少战友都安慰吴亚玲,劝她多休息。她说,科室医护人员实现“零感染”是她的责任,请大家放心,她参加过援非抗埃、抗震救灾等重大任务锤炼过,一定能挺过去。 忠孝两难全,在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面前,像吴亚玲这样始终把治病救人放在第一位的医护人员不是个别。今年元宵节那天,火神山医院感染二科一病区医生王颢的父亲突发急症不幸去世,各级组织都特别关心他,但他一天也没有耽误抗击疫情。 在战友的眼里 她细致坚强和蔼可亲 吴亚玲曾参加过汶川抗震救灾、援非抗埃。在疫情发生后,吴亚玲递交了请战书:“我有疫情处置经验,请组织允许我奔赴一线。” 为了不让年迈的母亲担心,吴亚玲对奔赴武汉一事只字未提。 随医疗队抵达武汉当天,吴亚玲便奔赴火神山医院与其他感控专家一起勘查现场。“必须确保感控设施达到标准,才可以收治病人。”吴亚玲说,为了使病区尽快交付使用,他们反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现场布局,并和战友一起研究规范流程,明确病房物品摆放,一直忙活到凌晨3点。次日下午,火神山医院接收第一批患者,吴亚玲所在的病房接收了13名病人。 在战友许发发眼里,吴亚玲不仅细致,而且坚强。由于长时间穿着防护服高强度工作,有一次,吴亚玲突感不适,但她没有休息,坚持把工作干完。等到出了病区脱下防护服,她脸色发白,身上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湿,护目镜在脸上勒出道道深痕。 即将进入重症病房,护士小杨反复查看自己的穿着是否符合规定,尽管前期已经参加过感控培训,但第一次进入病区,她的内心不免有些忐忑。 “不要紧张,严格按照流程作业就没问题。”吴亚玲来到她跟前,仔细检查她的穿戴,确保无误后微笑着鼓励。随后,吴亚玲帮她在防护服上写下名字,并在后面加了两个字——“加油!”准备就绪,吴亚玲给了她一个拥抱,目送着她走进病区。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感控人员,吴亚玲始终紧盯着科室里的每一个细节,从防护服的穿脱、消毒液的配置、医疗垃圾的处理,严抠每一个细节,严把每一个参数,为医护人员的健康筑起一道屏障。她常对身边人说:“任何一个步骤不谨慎,都可能引发感染,容不得半点马虎。” 心中有光的人,不会被黑暗打倒。擦干眼泪,吴亚玲又奔赴自己的岗位。她知道,唯有化悲痛为力量,尽职尽责做好感控工作,确保“打胜仗、零感染”,才是对母亲在天之灵的最好告慰。 文图据人民日报、新华社 解放军报、中国军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