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终于可以重返厂里上班了,从家门到厂门的全程服务和帮助让我们很安心。”连日来,我省已全面启动务工人员返岗复工工作,有序组织转移输出外出务工人员。多地采取用工地与劳务输出地“点对点”主动对接、“门对门”为员工提供“一站式”返岗服务,组织好“返岗务工班车”,安排专人、专车免费将务工人员送往企业返岗上班。 沾益 158名务工人员踏上返岗列车 17日下午5点,满载着158名外出务工人员的三辆大巴在人们的注视下驶出沾益区政府,奔向千里之外的浙江宁波。 此次集中返岗的158名农民工统一享受到“三免一补”政策,由区人社局、卫健委、公安局等组成的专人护送小组随车护送,免费向务工人员发放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还有方便面 、饮用水等生活物资,实时监控体温,做到安全有序转移输送。对农村劳动力返岗实施交通免费、体检免费、防护用品免费、路途中每人每天给予60元生活补助的“三免一补”政策,全力解决务工人员“出行难”“就业难”问题,让大家“出门进车门,下车进厂门”,护送务工人员顺利返岗就业。 沾益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董林江说,沾益区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与农民工就业工作,当地政府与各企业精准对接,积极创造条件保障农民工返岗复工,截至昨日,沾益区返岗就业人数达2400人,其中跨省的有400余人。 沾益区具体做法是全面摸清、动态掌握农村劳动力情况,及时收集发布岗位信息,充分发挥全区2家驻外劳务工作站、8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协调促进作用,搜集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福建等省市岗位需求,掌握当地企业复工复产时间、用工条件等信息,收集了一批本地就业岗位,建立了岗位需求台账,供广大农村劳动力参考使用。由于受疫情的影响,沾益区把收集掌握的4200多个岗位,由线下招聘会改为线上招聘,通过沾益就业微信公众号发布推送。 “2月22日前,我们沾益区农村劳动力返岗就业计划组织5批共578人,今天是集中返岗的第一批共158人,输往浙江宁波辰佳电器和义乌博尼服饰。”董林江说。沾益区为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农民工返岗务工的相关工作,结合全国各地生产恢复情况及疫情防控情况,制定了《曲靖市沾益区人社局农民工返岗提示十条》,从每一个细节做到安全提示,为农民工外出务工保驾护航。 本报记者 蒋琼波 通讯员 顾正晖 摄影报道 昭通 浙江海宁火车专列接农民工返岗 火车专列开到家门口,直通农民工的心坎里!昨日,记者从昭通市人社局获悉,经过昭通市委、市政府与浙江海宁市政府的对接协调,海宁市政府派出一列火车专列,直达昭通,于今天专门接送1000名昭通籍农民工返岗复工或外出就业。 昨日下午5点许,永善县人社局局长王登玉在跟随返岗就业专车去永善县各乡镇接送返岗农民工途中的间隙,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连日来,永善县人社局和永善县卫计局、县交运局、昭交集团永善分公司携手努力,保障农民工安全放心地乘坐专列去浙江海宁市返岗就业。用专车从昭通各地运送农民工时农民工必须办理齐全并随身携带“两证两书”:到户籍所在地开具“出入证明”,到所在乡镇卫生院进行免费体检后签订“返岗人员健康证”,以及《个人健康信息承诺书》《个人返岗复工申请书》,做好专车检测、隔离区设置,运送途中保障口罩、消毒剂、免洗洗手液、体温计、常用药品等防护用品供应,做好饮用水、速热食品、干粮等物品供应。 王登玉介绍,目前共有1008名农民工和8名随行陪护的工作人员,于今日凌晨4:20、清晨7:32到盐津站、昭通站乘坐专列。农民工到达浙江海宁市后,疫情防控由当地负责,当地用工企业需要向昭通籍务工人员户籍所在地的人社部门提供务工收入证明。 本报记者 申时勋 文 永善县人社局 供图 红河 采取“一站式”返岗复工服务 连日来,红河州多地采取用工地与劳务输出地“点对点”主动对接、“门对门”为员工提供“一站式”返岗服务,有序组织转移输出200余人,全力帮助有意愿外出的劳动力及早返岗复工,实现就业增收。 其中,开远市人社部门通过与外出务工人员输出地、输入地和用工企业的沟通对接,协调交通、卫健等部门做好外出务工人员的健康监测、疫情防控和交通保障,有序组织53名务工人员至广东佛山返岗复工。元阳县人社部门采取为农民工“出家门、上车门、到厂门”提供“点对点”的直达运输方式,抢抓省内外企业陆续开工复工有利时机,有序组织30名农民工到浙江省长兴县返岗就业,全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返岗就业。蒙自市按照“集中统一、成规模、成批量”的原则,安排专人负责,开展定制化转移就业服务,有序组织64名务工人员到广州佛山返岗复工。 保山 有序组织务工人员返岗复工 2月16日上午,5辆载有133名务工人员的大巴车依次驶入位于保山工贸园区龙陵“园中园”的保山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厂房门口。此次输送到企业的务工人员来自保山市五个县、市、区的各个乡镇,均由人社部门安排专车统一组织,他们的到来拉开了保山市在疫情防控期间有序组织农村劳动力返岗复工的序幕。 楚雄 与企业对接,及时获取复工信息 2月16日,10辆乘载着300余名务工人员的大巴车缓缓驶出大姚县城,标志着楚雄州农村劳动力返岗复工正式启动。 其中,大姚县通过驻上海劳务工作站主动与广东鹤山市、福建厦门市、上海嘉定区、浙江长兴县等地人社部门和企业的对接联系,积极稳妥收集储备用工岗位2.2万个,按照劳务协作基地相应企业复工复产时间,收集整理用工信息,及时通过电视、网络、QQ、微信等多种方式发布,确保有外出意愿的农村劳动力每人至少获得3条以上用工信息,并与企业就福利待遇及吃住行等进行了详尽的对接。据大姚县人社部门负责人介绍,该县此次组织返岗和输出的外出务工人员共326人,其中返岗98人,新增转移就业228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27人,搬迁劳动力99人。他们分别到路达(厦门)工业有限公司、厦门新凯复材科技有限公司、福建九牧集团、浙江长兴天能集团等企业务工。 本报记者 李海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