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02月18日 星期二
第A14版:时评    
       
版面导航

第A01版

第A02版

第A03版

第A04版

第A05版

第A06版

第A08版

第A09版

第A10版

第A11版

第A12版

第A13版

第A14版

第A15版

第A16版
2020年02月18日 星期二
疫情“特别保障”有助完善医保制度

    特约评论员 戴先任   

    疫情防控也是对医保制度、医疗机构诊疗能力的一次“大考”,要能借助这次“大考”,完善医保制度,提升医保服务能力,让医保经过此次疫情的“考验”,能够更好保障民生福祉。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医保部门迅速响应,全力开展救治保障。一方面,将诊疗药品和医疗服务项目全部临时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保证患者“零”自付,并为医院预付资金,减轻其垫付压力。另一方面,开辟采购绿色渠道、保障防控所需药品和器械供应,并创新服务方式,确保参保者及时享受各项医保待遇。(2月17日《工人日报》)

    截至2月16日24时,全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已达到70548例,确诊病例还在与日俱增。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对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带来很大影响,尤其是对患者来说更是如此。正因如此,医保部门全力开展救治应对与救治保障,还为此“特事特办”,确保患者不因费用、定点医疗机构不因医保总额预算管理规定影响救治。比如保病人:“零”自付、不因费用误诊;保医院:预付资金、减轻垫付压力;保药械:医疗机构可自行采购应急使用;保待遇:“长处方”报销保障用药需求。疫情突如其来,又正值春运,人员流动大,针对异地就医患者的费用,国家医保局明确要先救治后结算,报销不再执行异地转外就医支付比例调减规定。

    这次疫情特殊时期的医保特别保障,是打赢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坚强后盾。面对疫情,相关部门迅速行动起来,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及时进行调整,能够免除患者的后顾之忧,减轻医院的垫付压力,也能让医院放手与疫情战斗。这些措施有的是特殊医保政策,是“特事特办”,是特殊时期的临时处置措施,比如确保病人“零自付”,医疗费用由医保基金和财政兜底。

    但有些政策,不仅是疫情期间有效,疫情过后,也值得保留,或是有必要进行推广。比如针对异地就医患者的费用问题,政策层面也有所设计,明确要先救治后结算,报销不再执行异地转外就医支付比例调减规定等。异地就医一直是医改痛点,比如存在“往返奔波累、报销周期长”等让异地就医患者头疼的问题,而此次疫情期间“特事特办”,反倒有助于打通异地就医的一些堵点。

    另外,为了减少流动所产生的传染风险,国家医保局指导各级医保部门创新服务方式,特殊事项“便民办”、常规事项“不见面办”、非急事项“延期办”。这有助于提高医保部门的办事效率,有助于遏制一些医保部门办事慢、办事繁、办事难的难题。而在防疫期间,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建议实施“长处方”报销政策,支持医疗机构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增加单次处方用药量,减少病人就诊配药次数等等。这也能提高医疗机构的诊疗效率,能够大大方便患者。

    像这些措施,就并不能只是疫情期间的“特事特办”,不只是针对疫情防控,而有必要推而广之,有必要在疫情过后也予以保留。疫情防控也是对医保制度、医疗机构诊疗能力的一次“大考”,要能借助这次“大考”,完善医保制度,提升医保服务能力,让医保经过此次疫情的“考验”,能够更好保障民生福祉。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