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02月19日 星期三
第A05版:万众一心 战疫情    
       
版面导航

第A01版

第A02版

第A03版

第A04版

第A05版

第A06版

第A08版

第A10版

第A11版

第A12版

第A14版

第A15版

第A16版
2020年02月19日 星期三
新型冠状病毒是怎样检测出来的?
记者走进省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防制所实验室探秘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根据相关规定,云南省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必须要通过省疾控中心复核确认,然后送国家疾控中心再次复核,最后才能发布。16个州市的首例病例,必须通过省疾控中心实验室来复核,最后才能确认。每一个州市的聚集性病例标本,也需要省疾控中心复核。昆明长水机场所有排查病例的标本,也是在省疾控中心完成实验室检测。那么,新型冠状病毒是怎样检测出来的?本报记者走进省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防制所实验室,为你探秘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

    一个标本

    至少需要4~6个小时

    省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防制所所长伏晓庆介绍,每一个标本送来,急传所的值班人员、收样人员首先要打电话给处突中心,通知门卫开门放行。消毒病媒中心对采样器材(运输箱)的外面进行消毒。然后,走专门的通道送达实验室门口并填写相关信息。

    实验室的检测人员一接到指令,就开始穿戴整套的防护服,待标本通过传递窗运送进去后就开始完成一系列的实验室检测工作。

    “每一份标本在开展检测的时候,我们都必须认真对待,很仔细、很谨慎、很小心,对每一份标本都要求做到检测及时、结果准确。”伏晓庆介绍,一个标本从进实验室到最后报告结果,整个过程如果比较顺利,至少需要4~6个小时。因为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太多,比如标本采集时间、采集质量,标本存贮和运输及试剂设备、人员操作等。如果实验过程不是很顺利,结果判定比较模糊,我们还要通过不同的操作员、设备和试剂进行重复验证,一遍、两遍……直到最后结果可靠,才向相关部门报告结果。

    每次实验

    至少使用3种以上试剂

    “作为本次承担全省实验室检测的部门,我们一开始就做了很多的技术储备。比如,每一名实验人员都是日常多次参与全省突发事件处置的检验人员,他们有着丰富的应急工作经验。”伏晓庆说,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省级还储备了5种核酸检测试剂。每次实验的时候,至少使用3种以上的试剂。如果单用一种试剂,结果不好比对,一旦出现问题时不好找原因,特殊情况下3种试剂同时使用,可以防止在实验检测过程中因某一种试剂性能不稳定而出现的结果误差。

    “尤其是对首例标本,我们不同人共使用5种试剂验证,不同试剂都验证出一样的结果,这才上报。”伏晓庆说,对每一份标本,每一次结果都严格把关。经检测人员、复核人员,最后还要领导审核,至少要经过3个人签字,报告才能发出。

    检测人员

    按照最高级别来防护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开展实验室检测的人员,面临着三大风险与压力。

    第一是自身感染的风险。因为新型冠状病毒属于一种新的病原,未知的东西还很多,所以检测人员进去前都要求是全副武装,按照最高级别来防护——眼罩、N95口罩、连体防护服、鞋套、双层手套。

    第二是时间的压力。每一份标本送达以后,不能耽误一分钟。什么时间送到,就什么时间开展检测,全天24小时都有人轮流值班值守。

    第三是结果准确的压力。检测结果必须准确可靠才能上报。

    每一名检测人员都面临这三大压力,尤其是自身有感染风险的压力。做实验的有很多女同志,做实验之前,她们都尽量不喝水,怕中途内急上厕所。标本量大的时候,5个多小时甚至七八个小时才能出来。出来时,她们满脸都是汗,还有口罩、眼罩勒出的印记,吃饭更是谈不上正点,基本上都是午饭当晚饭吃。他们真的很辛苦,很努力,是真正逆行的“疾控人”。

    本报记者 王劲松 文 省疾控中心张勇 摄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