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02月19日 星期三
第A12版:话题    
       
版面导航

第A01版

第A02版

第A03版

第A04版

第A05版

第A06版

第A08版

第A10版

第A11版

第A12版

第A14版

第A15版

第A16版
2020年02月19日 星期三
昆明正在恢复烟火味
奶茶米线火锅服饰等样样能“外卖” 线下各类小店也陆续复工营业


众多小店转到线上经营


店里只有外卖小哥等着取餐

    统筹 曹婕 本报记者 朱婉琪 杨露 孙江荭 马雯 实习生 马艺宁 摄影报道

    随着一些企业陆续复工,空旷的街道上开始有了一些行色匆匆的路人,沉寂了多日的城市渐渐地有了往日的生机,商场、餐饮企业、街边小店选择复工的同时优先选择“线上复工”,外卖小哥穿梭在城市里。“外卖”成了一座座桥,这一头,连着当下中小微企业线上发展的希望;那一头,连着当下人们生活的刚需和对美好的小小追求。

    云生活

    生活需求物 无所不在“外卖”

    “外卖”已和很多人的生活分不开,不少企业选择“线上”复工来助力。线上下单、外卖代买或是配送到家成为了昆明市民们青睐的买菜方式;不少餐饮企业将经营重心转移到线上,在保证加工人员及食品的卫生、安全基础上,保障餐食供应。

    骑手代购后“无接触配送”

    “我最近常接到的单就是去龙泉路家乐福代采买蔬菜、水果、肉类等。上次还帮一个顾客买过两箱矿泉水,那一单挺沉的。”饿了么平台的骑手李小龙介绍,跑腿单中还出现了缴电费、买药等多种多样的需求。60后用户的数量也显著增加,对老年人而言,外卖减少了他们必须出门的次数,为健康提供了多一重保障。

    饿了么相关负责人表示:“非常时期,我们会尽全力保障消费者的需求。”据了解,饿了么已联合多家生鲜商户,在全国38城保障买菜业务,满足疫情防控期消费者的食材供给,共计覆盖6万家门店。

    消费者进入买菜频道后,可以找到附近上线的生鲜门店,蔬菜水果、肉禽水产等可一站式购齐。在昆明,饿了么买菜覆盖了城区大部分地区,多个购菜点已上线,如果消费者附近没有线上菜场,还可以使用蜂鸟跑腿服务,由外卖小哥代买菜。随着门店营业率的逐步恢复,覆盖范围还会进一步扩大。

    1月至2月期间,另一个外卖平台美团闪购平台在昆明市的生鲜食材销量有明显提升。2月订单量比1月增长了149%,交易用户环比增长了146.4%。

    记者在两个外卖平台尝试下单,发现都可以在订单备注栏选择“无接触配送”,要求把货品放在如小区门口、楼下等指定位置,待骑手放置妥当后,再前去取货,不用直接接触。

    对于仍在工作的外卖小哥和商家,许多用户也非常贴心,他们通过备注送去了祝福。有用户在备注里写到,“外卖小哥哥注意安全!”“辛苦快递小哥,帮我放在小区门卫处,一路平安!”由此可见,无接触配送已经逐步成为用户与外卖平台的共识。

    餐饮企业转移到线上经营

    记者发现,外卖平台上除了购买蔬菜,也可以购买到一些云南当地本土餐饮品牌的餐食;麦当劳、肯德基、汉堡王等快餐;奈雪的茶、霸王茶姬、喜茶、瑞幸咖啡等饮品, 自2月10日复工以来,一些小餐饮店铺外卖商家也陆续恢复线上外卖服务。

    美团数据显示,从外卖营业率来看,云南地区现在复工的餐饮企业大约有1/3,对比1月份整体还没有恢复。

    云南当地一些本土餐饮品牌将经营中心转移到线上,如全省有40家门店的外婆味道关闭了堂食,整体上线外卖,以前外卖占比为15%,现在是85%。

    在全省有10家分店的云南本土品牌伊天园,以前外卖量占15%,现在占90%以上。帮助解决周围复工企业的餐食问题,也让部分自己的员工有活可干,维持企业基本运转。

    “我是11日回到昆明的,14日我们马路边边火锅串串就在饿了么上线了。没想到第一天就爆单了,连续两天平均近200单,对于火锅商家来说是很大的单量了。这也是我们店第一次上外卖平台,目前看下来效果不错。”马路边边昆明负责人黄先生表示,2月初开通的外卖渠道,“我们年前备了几十万的货品,受疫情影响严重,上线外卖后,缓解了不少压力。”

    多家餐饮企业实行“无接触送餐”“安心卡”“双层打包”等举措,尽力保证外卖食品以及员工、外卖骑手、顾客的身体健康。

    昆明商场“触电” 在家可买买买

    最近几天,昆明各商场虽然营业时间仍然有所缩短,但基本已经陆续恢复营业,特别是餐饮、奶茶等店铺。此外,昆明越来越多的商业中心开启线上服务,支持线上购买的商品也越发丰富。

    恒隆广场:珠宝服饰等可线上购买

    近期,随着各行业逐渐复工以来,昆明各大商场里不少店铺也悄悄开门营业。在恒隆广场线上购里,珠宝、服饰、美妆、美食等十几个类目的产品都可以线上购买,每个门店都有专门的二维码。数码产品方面,零接触、一对一服务、线上线下同价等贴心服务让市民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云逛街”。

    顺城:美食直送到家

    “商场营业时间很短,我也不太想在外面太久,现在能网上购买,且大多价格和线下相同,我觉得非常方便。”市民小李还没有复工,线上购物正好满足了她的需求。记者发现,顺城不少餐饮品牌有线上购买、外送到家的服务,如飞阳铁板烧、继光香香鸡等,且不少产品都有打折,网上店铺里还设有“抗疫”一栏,市民可通过这里了解到各店铺的门店如何防疫等。

    吾悦广场:线上购优惠多多

    星巴克专送到家、必胜客“无接触式”外带、永辉超市好物配送到家……记者发现永辉超市不仅能配送到家,还有50元新人礼包券,满18元包邮等优惠;想喝奶茶?出色鲜果汁、答案等奶茶安心外卖都可以即刻享受、菌彩野生菌火锅随心选择想吃的美食;另外,服饰、鞋包等不少店铺均有折扣,线上购买也能享受。

    七彩ME TOMN:购物可得双倍积分

    七彩ME TOMN推出线上“吃货群”“嗨购群”,分类购物,更省心省力,电话购物、扫码购物两不误。此外,大家目前最关心的就是生活用品了,日新达、奥买家全球购等店铺均能通过小程序一键下单,日新达各类物资均供应充足,还支持团购,最大限度保障市民的生活如常。值得一提的是,特殊时期,七彩ME TOMN所有消费的会员顾客,均能享受ME TOMN双倍积分。不过,“还是买菜的最多,特别是新鲜蔬菜、肉类,从网上购买的人很多。”日新达的客服介绍道。

    南亚风情第壹城:折扣美食多种多样

    宅家的日子里,对美食的渴望日渐增加,而在南亚风情第壹城,折扣美食多种多样。翡翠拉面小笼包的不少美食有10元至20元的优惠,如松子黄鱼原价78元,现价58元,椒盐排骨折扣10元等,记者电话询问时,店家表示吃套餐比较划算,但订单比较多,需要等待的时间可能会长。

    线上新增300家街边小店

    为了服务周边市民生活,也为了自己的生活能有基本保障,数万家街边小店开始或准备恢复营业。线下客流受限,他们纷纷将重心转移到线上的生活服务平台。

    昆明这里是家便利假日小区店店主王先生说,2月以来,小店一直在营业状态,“几乎没有人到店购物,但每天线上订单很多,日用品、零食、方便食品等都卖得格外好。”

    阿里巴巴集团旗下零售通和饿了么口碑开通“外卖极速上线”功能后,在昆明,一家小店仅耗时31分钟即完成资质审核,成功开通外卖功能。

    “2月以来,像王先生这样的街边小店,已经新增近300家左右。饿了么新零售这边也临时调拨人手来协助小店极速上线。”昆明饿了么新零售负责人表示,“疫情之下,社区小店的外卖业务,能够有效帮助居民减少外出购物的次数。”

    截至2月16日,全国已经有2万家小店通过审核,开通饿了么外卖服务,恢复营业。

    线下服务

    生活服务小店陆续开业

    受疫情影响,很多商场、店铺不得不暂停营业,给市民生活带来很多不便。有网友调侃:“理发店再不开门,全国男生即将进入流星花园状态。”而随着陆续复工,昆明大街小巷一改前几日的冷清,路上的车子一天比一天多了,路边的小店悄然间开始复工营业,街道逐渐“热闹”了起来。

    顺城西塔:20多家理发店复工

    在顺城西塔6楼的一家理发室内,跟以往一样,音响里放着熟悉的音乐,理发师们戴着口罩,为几位同样戴着口罩的客人打理着头发。该理发室负责人辜先生介绍,理发室从2月14日开始便正常营业了,只是来的客人明显少了很多。“以往这个时候每天会有40个左右顾客,现在每天只有10来个。以往90%都是女性顾客,最近来的有一半都是男性,基本上都是将头发剪短。”

    特殊时期,理发室也做了相应的防控措施,除了每一名工作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外,每天对理发室进行清扫、消毒,顾客所使用的毛巾、客袍等工具实行“一客一换”。此外,理发室还自己做了顾客信息登记表,每一位来理发的客人都要登记自己的到店时间、到店测量体温、近14天内所在城市等信息。

    在另一家理发店内,工作人员说:“这个疫情确实对我们店有影响,平时店里的人数基本都在30到40左右,现在因为疫情店里的客户减少了好多。”顺城西塔楼上就有20多家理发店,现在基本上都已经复工。

    店内员工告诉记者:这栋楼的防疫工作非常严格,进来要测量体温,进出扫码,进店消毒。“我们店内也配备了免洗洗手液,还有免费的口罩。没有口罩进店的客户,理发店内都会免费送一个。”

    新闻路:买完菜顺便理个发

    由于篆新农贸市场在新闻路,新闻路比昆明其他道路更早热闹起来。昨日,新闻路的一家理发店内,一名理发师忙着为客人理发,而另一名工作人员除了收银外还要为顾客洗头。在一边的凳子上,坐着好几个等待理发的男顾客。

    收银员告诉记者,理发店2月8日开始就正常营业了,期间,不时会有卫生监督员到店里检查卫生消毒情况,店里每天都会进行清扫和消毒,每一位到店的客人需要扫出入码才能进出。

    “最近每天会有10多个客人,比平时少了3到4倍。现在店里就我和一名理发师在,不过今天的客人明显比昨天多了一些。”收银员说,今天的客人中,除了几个熟客外,很大一部分是去对面篆新农贸市场买菜的,看到理发店开门,就顺便过来理个头发。

    一位正在等待理发的男客人说,自己就是来买菜,正好看到这家理发店开门,就顺便过来剪头发,“从过年到现在半个多月了,都没有剪到头发,看到有理发店开门太开心了,希望疫情早点过去吧。”

    镜头

    还有他们为你点亮人间烟火

    疫情期间,在镜头很少关注的地方,他们也是“逆行者”,你甚至可能完全记不住他们的长相,但现代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转离不开他们。他们,或许是为了生计,或许只是那一句“习惯了”,或许是觉得“都会好的”……无论怎样,他们都留了下来。

    “叮当猫”——超市人

    在昆明的大街小巷,有许多大大小小的超市、零售店,在居民聚集的地方,走几步便能遇上一个。

    有人说社区附近的小超市是民生行业,在这一场疫情中,他们是保障各地民生供应最有力的支持者。似乎,也的确是这样。疫情之下,很多人出门买菜像“进货”,一天买好几顿的菜,进超市就像“清仓”,只为减少出门频率,多“宅”一段时间。超市的工作人员就化身成了“叮当猫”,将能补充的货源补上,供人们挑选购买。

    新闻路附近有多家小超市,记者随机挑了一家,一进门,就看到了“云南抗疫情”的“入场”二维码。

    店老板不断叮嘱每个进来的人扫码,他坐在椅子上,不时看一会手机,手机里偶尔传出新闻片头的声音。老板是本地人,他告诉记者,每天店里都会进行消毒,也在尽力保障商品供应。

    每天开门营业,超市的员工要面对成百上千形形色色的顾客,更有可能接触潜在的新冠肺炎病毒携带者,特别是收银岗位的员工,会承受更大的压力。老板说,他们每天都好好做防护,手边随时放着一个装酒精的小喷壶。“能独立包装的我们也会及时查看,人常常接触到的地方会多注意。”

    在记者走访的这些小超市中,面条、面包、饼干、方便食品等货架区域都没有缺货的情况,价格也依然亲民。

    “加血包”——餐饮人

    许多“吃货”吃了美食就能“满血复活”,这时候,餐饮人就变成了他们的“加血包”。

    新闻路附近有许多家开了几十年的老“食堂”,平常,还没到饭点,这些店门口就排了长队,很多人等不到座位,都只能站着吃。

    循着记忆,记者找到了一家。上前一看,店面冷冷清清,门口贴了两张红纸,上面写道:“请您扫码付款,测量体温。不可堂食,只可外卖。”

    原本入门的区域很大,现在被两张拼起来的桌子拦了起来,就餐区域入口则被几个摞起来的米袋堵住。工作人员拿来两本菜单给记者,说:“点完以后最好用微信付款,别用现金。”

    记者点了餐,工作人员拿了一个小喷壶喷了喷菜单,又喷了喷记者的手。

    等餐途中,记者和工作人员闲聊起来。工作人员说,现在店里安安静静,她都有些不太习惯。“每天要喷好多次酒精,手套里外都喷,全是味道。”

    工作人员称,如今店里每天的收入仅仅是以往的1/10,现在店里的员工也只有以往的1/4,很多员工在家“出不来”。

    在离开前,记者注意到,每份打包好、等待外卖小哥来取走的餐食上,除了常见的条码,还多了一张“外卖安心卡”,上面一一记录着菜品制作员、打包员的名字和体温信息,并标注“我们向您承诺食品安全皆可追踪,请您安心食用!”商家的这一举动也让人一暖。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