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春季开学延期,但教育部提倡“停课不停学”,于是教育机构或平台纷纷响应号召,开启了网课。老师们也摇身一变,成为“主播”。在线教育效果怎么样?学生、家长和老师们能否适应?本报记者进行了走访。 昆明一培训学校线上课程 14天吸引135万人次观摩 “从2月2日到15日,观看昆明家家乐培训学校线上课程视频的共有135万人次,老师们累计为三至九年级的学生批改了15.4万份作业,校内外学生还课和作业提交累计达19.4万份。”近日,昆明家家乐培训学校公布了在疫情期间,学校第一时间把线下课程转移到线上的统计情况。 据昆明家家乐培训学校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的网课2017年就在伯索平台搭建,这次疫情发生后,才面向所有学生开放,平台针对每个学生收取使用费25元,但这笔费用都是学校承担,不向学生额外收取。“目前我们的网课已经排到本月底了,老师们都在尽最大可能给学生们提供教学帮助。” 而除此之外,包括新东方、昆明未来翼英语、金学教育等不少省内外教育培训机构也开起了在线公益“云课堂”,保证与线下课程一致,让孩子足不出户就能提升成绩。 “在非常时期,线上课程真的是孩子的‘救命稻草’,不然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填补学习提升的空缺。”“虽然遇到疫情,但孩子的学习不能耽误,目前看来,网络课是唯一选择。”……家长们也纷纷表示,停课但不能停学。 注意力不集中、互动有限 家长老师仍担心教学效率 “真的很希望疫情早点过去,这样孩子们就能正常上课,到相应的培训班学习。”家长张先生说,虽然最近孩子在家通过网络学习,但总体感觉注意力集中时间非常有限,和老师的互动受限,最主要的是眼睛和身体的疲劳程度很高。 “线上教学有的课程是录播,反复观看当然很有利于消化,但挤占了其他时间安排,总体感觉效果没有预期的好。”朵朵的妈妈说,孩子刚上初中,线上听课容易走神。 “第一次给同学在线上课,才知道当主播和粉丝互动这么难!”昆明一家培训机构的程老师介绍,网络教学比较大的缺陷是跟学生的互动非常有限,也压抑了学生的表达欲。同时,作业是通过图片发给老师,批改起来比较繁琐,而且给学生的反馈也不能及时到达。“所以我个人觉得,网络教学还是特殊时期的办法,对学生和老师都不太‘友好’,教学还是得有互动才行。” 而一家知名本土艺术类培训机构的负责人介绍,从疫情开始至今,学校没有开一节网络课,仅是学生们拍摄在家练习钢琴、小提琴的视频,由老师点评。“并非是没有条件开设网络课,只是我认为教学活动需要互动才有温度,面对面才能有教学效果。”所以该负责人表示,宁愿等疫情过后再开课,也不用网络教学增加教学难度。 线上课堂还有待发展完善 只能作为线下教学的补充 而对于疫情过后,是否会加大线上教学课程的问题,不少培训机构的负责人认为,线上教学通道会保留,但线下仍然是主要方式。 “不可否认,特殊时期出现的特殊情况,加速了在线教育发展。一般一家机构入驻一个在线平台,最低只需花费几千元,甚至还可以直接从平台购买在线资源,但这仅只是加速市场变化,让更多家长、老师和培训机构提高了对在线教育的了解,但对市场格局不会有太大影响。”米花网课搭建平台的相关推广人员认为,因为教育,特别是学校相关课程有本土化的特殊性,疫情过后教育机构绝大部分都会回归线下。 昆明家家乐培训学校的相关负责人认为,但疫情也对在线教育发展方向提出了更多思路:比如如何完善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性?如何解决作业批改反馈的难题?如何提高教学效果?等等。“但目前而言,只能作为线下教学的补充。”该负责人说。本报记者 罗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