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云南如何确保完成脱贫攻坚目标,农村劳动力如何安全转移外出务工……昨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云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二场新闻发布会,省扶贫办、省人社厅负责同志回应有关脱贫攻坚热点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疫情影响 影响贫困群众生产和收入 从近期省扶贫办点状调研摸底的情况看,我省88个贫困县中,16个县有确诊新冠肺炎病例,尚未发现因新冠肺炎导致贫困户基本生活无法保障的情况。但疫情影响到贫困群众就业、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扶贫项目建设等多个层面,最直接的是贫困群众的收入将会受到相应影响,增加了脱贫的难度和返贫的风险。 省扶贫办副主任施榆兵介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省贫困地区农产品卖不出去,生产资料运不进来,旅游扶贫人数锐减,产业扶贫遇到困难。贫困劳动力暂时不能外出务工,扶贫车间停工,短时期内务工收入减少,就业扶贫呈现出组织难、转移难、培训难的情况。许多脱贫攻坚项目还没有开工,旅游、餐饮、运输等就业量大,直接间接消费农产品量大的行业恢复经营还有一定的过程,对贫困群众生产和收入带来相应影响。 精准施策 促进贫困地区农业产品生产销售 “要从困难中找方法,看到疫情过后各行业补偿性增长的拉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一个战场打好两场战役。”施榆兵介绍,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又高质量按时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我省将精准摸排监测,重点监测排查受疫情影响存在返贫风险的已脱贫人口、存在致贫风险的边缘人口、存在脱贫困难的贫困人口,开展疫中疫后预警分析,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因户因人精准帮扶,把疫情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影响降到最小。 此外,千方百计促进贫困地区农业产品生产销售。主动对接大型商超、电商平台和广东、上海等地,把消费扶贫作为东西部扶贫协作、定点扶贫的重要举措和考核重点,帮助解决扶贫产品“卖难”问题,切实防止农产品积压。对小额信贷2020年1月1日以后到期不能按时还款的,给予6个月延期。 按照《云南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分区分级防控的实施意见》,我省88个贫困县区中,11个为中风险,77个为低风险。为此,要分区分级,精准施策,对低风险地区,工作重心逐步向脱贫攻坚转移,全面推进“两不愁、三保障”及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教育医疗配套设施等项目复工开工。 值得注意的是,村级既是脱贫攻坚的第一线,也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的关键一环。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全省驻村工作队员及时返岗,奋战在第一线。目前,全省35319名驻村工作队员已返岗34636名,返岗率为98.1%。 重点做好贫困劳动力返岗就业 施榆兵介绍,为解决贫困群众务工问题,云南紧紧抓住复工复产契机,千方百计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确保贫困家庭“稳岗不丢岗”“转业不失业”。主动了解掌握兄弟省份就业工作动态,充分利用“互联网+就业”渠道,实现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精准对接,努力做到“点对点”“一站式”直达运输服务和旅客联程运输,确保劳动力始发地和目的地无缝对接。 目前,昭通市与广东、浙江、江苏、安徽等地内外联动,坚持一日一对接,多渠道、广范围收集岗位信息,精准匹配求职意愿与岗位供给。曲靖市利用沪滇扶贫劳务协作平台,收集省内外500余家企业招聘岗位信息,储备就业岗位,及时推送到村到户岗位清单5.8万余个。怒江州通过“就业彩云南”微信公众号,为71家企业发布招聘岗位7000多个。 省人社厅副厅长石丽康介绍,当前疫情防控期间,为了做好防疫情和稳就业“两手抓、两不误”,统筹推进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扶贫工作,重点做好贫困劳动力返岗就业工作,助力脱贫攻坚。截至目前,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28.96万人。 此外,全省原计划组织的1500余场现场招聘会将转到线上,实施“线上春风行动”。截至目前,发布线上招聘岗位107.62万个;2月份以来,已有108家培训机构在网上开班347个,职业技能网络线上培训学员达1.5万多人。 同时,全省人社部门积极帮助我省企业全面复产用工,确定“人社服务专员”3286人摸底调查,了解企业用工需求,满足我省企业阶段性用工需求。截至目前,全省人社系统摸排已复工复产企业10898家,掌握企业计划用工61.44万人,摸排了到岗职工55.9万人。 首席记者 宋金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