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云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十三场在昆明举行,省卫生健康委、省交通运输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外事办公室负责人就《云南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分区分级防控的实施意见》及我省外事系统疫情防控工作等情况作相关新闻发布。 省卫生健康委负责人表示,目前我省防控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疫情形势总体可控向好。一是连续6天新增确诊病例保持在较低水平(3例以下);二是已有84个县(市、区)连续14天无确诊病例报告,19个县(市、区)病例清零;三是经科学评估后,我省无高风险县(市、区),已有103个县(市、区)达到低风险标准;四是已累计出院96例,占累计报告病例的55.2%。 针对我省涉外疫情联防联控工作,省外事办公室负责人介绍,疫情发生以来,我省将在滇外籍人士全部纳入基层社区保障体系,实行网格化管理,采取分片包干、全覆盖登记排查等方式,全面掌握在滇外籍人士基本情况,及时提供防疫救助和安置服务。截至目前,在滇外籍人士确诊病例0例,无疑似病例、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也无接受医学观察密切接触者。另外,我省充分发挥跨境联防联控机制作用,与周边邻国边境省份密切开展信息通报、技术交流、预案对接、联合处置等工作。同时,加强与出入境、海关、口岸管理等部门联动,结合近期我省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经济发展的要求,与邻国有关部门通力合作,推动口岸人员和货物有序流动。 现场问答 云南省交通运输运营恢复情况如何? 云南省委省政府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交通管控组组长,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惟健:我省的道路运输首先是保重点人,也就是复工复产返岗的工人,尤其是农民工。根据复工复产的需求,以包车客运“一对一、点对点”和“公路-铁路”“公路-航空”的方式为农民工的返岗做好交通保障。下一步的重点人员是返校学生。 全省有保山、德宏、大理、临沧4个州市已经恢复了市际客运班线;除昭通、楚雄、西双版纳、玉溪、昆明、迪庆外,已经有10个州市恢复了本州市内的县际客运班线。昆明市已明确,从22日开始,也会逐步有序地恢复市域内的道路客运和市际间的道路客运。 公共文化场所如何恢复开放? 云南省委省政府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文化旅游防控组组长,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德聪:各类公共文化场所恢复开放的相关工作,我省各地以县域为单元,根据各自的低、中、高的风险等级,分别采取全面恢复、尽快有序恢复和逐步恢复的方式。恢复开放总的要求是:积极稳妥、循序渐进、有所区别,相关的消毒防疫措施、人流管控措施不能缺失,要避免一哄而上、失防失控的情况发生。另外,我们也要注意到,风险等级是动态的,若发生等级由低向高发展的情况,所属区域的公共文化场所开放中的疫情防控措施也要适时调整。 对于旅游景区这样的涉旅企业,省级文旅部门有复工的安排吗? 杨德聪: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依照《云南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分区分级防控的实施意见》,统筹推进文旅行业疫情防控和涉旅企业与经营性文化企业恢复经营的各项工作,很快会印发一个指导性意见。同时,各地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迅速作出涉旅企业的复工安排。总的考虑和安排:各地要按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指挥部10号通告中的三个风险等级划分的规定要求,及时调整疫情防控策略,在涉旅企业与经营性文化企业恢复经营中分区分级,把握好节奏、有序推进,防止无序混乱而引发其他问题。 不同业态区别对待。也就是说,在同一风险等级地区不同业态企业的复工上,时间安排、消毒防疫、人流控制等措施要求要体现实事求是,不能搞“一刀切”。因地制宜、不求一律。要针对不同企业的经营状况及其经营地点和时段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做出安排,采取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 交通部门在落实7项具体措施做好运输环节的疫情防控工作方面都采取了哪些办法? 张惟健:交通运输工具尤其是公共交通运输工具,包括客运班线、轨道交通、出租车、网约车等这些公共交通工具和公共交通工具要停泊的场所、场站都必须严格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消毒、通风和卫生清洁。凡是进入客运场站的乘客必须坚持测温,无论是火车站、机场以及下一步恢复的客运站都是必须坚持的。如果发现有体温异常的,要按照卫生防疫的相关规定及时处理。交通工具空间密闭,通风条件不是太好,大家坐得很近,这样就为病毒的传播创造出了条件,所以我们严格规定要控制客座率,让乘客隔位坐,分散坐,并且在交通工具的后排都会余留一个空间,为途中发现体温异常乘客和其他相关情况时提供临时隔离的空间。同时,一定要坚持乘客信息登记。从购票、到站我们都要采集相关信息,做到可溯源,关于这项工作我希望广大乘客一定要配合做好、运用好“云南抗疫扫码”。目前,我们已经在班线、公交、地铁站、出租车普及了扫码行动,如果发现疑似病例或是有同乘者的时候,可以溯源从而迅速找到其他接触者。加强途中和事后的疫情防控。途中如果发现有异常乘客时,就要迅速把有疑似病例的乘客迅速送到最近的一个留观站,不能再乘车往前走。此外,加强一线工作人员的防护物资保障,做好自身防护,包括售票人员、安检人员、司乘人员等也要做好相关的保护。 乘坐交通工具一定要戴口罩,无论是服务人员、司机还是乘客,这既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他人,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我们这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负起社会责任的表现。 货物交通运输环节的疫情如何防控? 张惟建:货运在任何时候都是大众需要的。在物资运输中,有重要物资、有应急物资、有生产生活物资,比如,鲜活农产品,这些是群众的日常生活都需要的,任何时候都需要做好运输保障工作。在防控保障过程中,要把握这辆货车来自哪里,如果来自重点疫区需要进行筛查、排查,主要针对的是驾驶人员。驾驶人有没有体温异常,有没有和确诊或疑似病例有近距离的接触,根据调查结果区别处置。如果是来自非重点疫区的,在对货车司机进行调查、检测和对车辆进行消毒后就快速放行。 目前,在保障重点物资、应急物资、特殊人员的运输过程中已经开辟了“绿色通道”,我省从疫情开始到现在,已经保障了95271辆次的货运车辆,这也是到现在整个物资供应没有出现短缺的原因。另外,在复工复产的这个阶段,很多的建筑原材料运输都要开始进行,防控过程一定要把握好,要制定好有效有区别的措施来保证货运和客运防控工作。为货运安排专门的检测通道,提高通行效率,既防控好又保证物流的通畅。 本报记者 张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