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读 截至2月25日12时 全省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74例 其中168例中医药参与治疗 确诊患者中医药治疗率达96.6% 累计治愈出院129例 治愈出院率74.14% 重症和危重病例由最高时的18例下降至24日的1例,无危重病例 昨日下午,记者从云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七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2月25日12时,全省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74例,治愈出院129例,治愈出院率74.14%,全国排名第8位,无危重病例。临沧、丽江、普洱、楚雄、文山5个州市收治的确诊患者已全部治愈出院,实现“清零”,加上迪庆州、怒江州,目前已有7个州市无病例。 焦点1 中医药全程介入 发挥巨大作用 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杨丽娟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至六版)》均将中医药治疗方案纳入,并强调要积极发挥中医药作用。云南中医药系统第一时间成立省级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专家组、第一时间制定中医药防治方案,确保中医药在新冠肺炎防治工作中及早治疗,主动全程介入。中医专家全程参与对全省病例“上午集中会诊、晚上分析调度”工作,并提出诊疗建议。 防治中,我省修订下发《云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第一至三版)》。 在预防方面,针对不同人群提出不同的预防方案和调摄防护措施。据不完全统计,多个州市中医医疗机构向公众、一线工作人员免费发放中药汤剂100万人份,调配中药方剂25万剂。在治疗方面,针对疑似病例、确诊病例不同阶段提出中医辨证施治指导方案。截至2月25日12时,云南有确诊病例174例,其中168例中医药参与治疗,确诊患者中医药治疗率达96.6%;累计治愈出院129例,中医药参与治疗123例,出院患者中医药治疗率达95.3%;165例患者乏力、发烧、咳嗽、咽痛、纳差等症状和影像学改善或治愈出院,总有效率达98.2%;有疑似病例26例,其中中医药参与治疗23例。在康复方面,针对患者在疾病恢复期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等问题,通过中药的新技术、膳食之道、传统工法等手段来提高病人的康复质量。 我省在修订《云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第三版)》中,还将云南疗效明确、道地特色鲜明的中药民族药吸纳其中,同时根据前期我省中医药参与新冠肺炎临床治疗经验的研究总结,研制了10个极具云南地方特色的中药院内制剂,已获批在全省定点救治医疗机构调剂使用,纳入新冠肺炎治疗医保基金支付范围。 焦点2 中西医协同防治 中医药提前介入 杨丽娟介绍,云南在落实中西医协同防治工作机制上,实施了一系列举措。 一是推进中医药参与新冠肺炎救治关口前移。要求各地充分整合辖区内中医专家的资源和力量,进一步充实完善新冠肺炎中医专家组,并全部纳入各地医疗救治专家组。对密切接触者、留观人员以及疑似病例,要第一时间开展中医药的提前介入和提前防治指导。特别对设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安排了专门的中医医师指导发热门诊发热患者的中医治疗,保证患者及时得到中医药的应用和治疗。 二是配齐配强定点救治医院中医药力量。要求各新冠肺炎定点医疗机构,凡是有收治确诊病例的,都须安排数量适宜,特别是经验丰富的中医医师负责对确诊病例的中医辨证施治和病情观察,确保方证一致。同时,也根据病情变化和转归及时调整治则与方药。定点医院中西医专家应按照“一人一方案”原则,共同制定中西医协作诊疗方案,开展联合查房、多学科会诊、病例讨论。中医医师对住院患者的中医会诊或指导每周不少于2次。 三是进一步加强省级中医药专家技术指导。建立省级专家分片包干定点指导制度,分区分片指导各地新冠肺炎的中医药救治工作。通过远程或驻点指导,特别是在这次救治过程当中,很多中医专家下沉到定点医院、下沉到一线,指导病人的中医治疗方案,开展辨证施治,使中医诊疗效果得到不断提高,也使省级优质专家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四是确保病例信息完整共享。指导各地、各定点救治医院在组织救治过程中,注重中西医协作临床诊疗相关资料的收集工作,及时研究、总结医疗救治的有益经验,为进一步完善全省中医诊疗方案和相关措施提供依据。同时,建立信息共享的工作机制,确保每位患者都能获得全面、系统、个性的中西医救治服务。 杨丽娟还介绍,通过对前期临床诊疗经验进行研究总结,云南省中医医院、昆明市中医医院、曲靖市中医医院、楚雄州中医医院等,立足云南地域气候特点和云南中药民族药特色,研制了10个中药院内制剂提供临床使用,其中3个是民族药制剂。其中,云南白药创始人曲焕章的后人也贡献了1个方子,做成制剂,用于新冠肺炎治疗。 焦点3 省传染病医院 三项措施治疗 云南省传染病医院院长董兴齐介绍,从1月17日接收云南省第一例确诊的新冠肺炎病例以来,该院共收治18例患者,其中湖北籍16例,昆明籍2例。在这些患者中包含危重型1例,重症型3例,普通型9例,轻型4例,无症状感染者1例。患者中最小年龄3岁半,最大年龄69岁。截至24日,共出院15例,没有发生死亡病例。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省阜外医院先后派出专家团队与传染病专家一起成立了集感染、呼吸、重症、影像、检验以及中医等多学科组成的专家团队。每天进行专家会诊及时了解病情、研判病情进展,对每一例患者都采取“一人一策”的措施予以实施救治。 董兴齐介绍,省传染病医院采取了三方面的治疗措施: 第一方面是抗病毒治疗。目前的诊疗方案是按照规范,用洛匹那韦或利托那韦口服+α干扰素雾化抗病毒治疗。在这个基础上,根据每个人的情况,给予对症和支持治疗法。 第二方面是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专家团队每周对每例患者进行两次会诊,采取个性化“一对一“辨证施治,18例患者都服用了中药,通过中药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三方面是采取心理治疗。病人入院后,因为是传染病,特别是新发传染病,每一位患者或家属都有一些恐惧心理,再加上没有特效治疗药物,所以难免在精神上、思想上都有很重的负担。心理医生每天都对患者进行两次心理疏导,还和患者建立了微信群,通过视频、微信、电话与患者进行多层次交流、沟通,减轻他们的思想负担,让他们配合好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此外,严格按照国家的标准出院,共有四条。一是病人的体温达到正常必须在三天以上;二是呼吸道的症状明显好转;三是通过影像CT或DR成像肺部影像明显吸收;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是通过实验室检测通过了呼吸道病源核酸的检测两次阴性,这中间两次检测时间要间隔24小时。医院对所有出院患者单独设立了留观休养区,组织医疗团队每天对他们进行全程随访跟踪了解,如果当中发现有其他的非新冠肺炎以外的医疗问题,会提供一定的医疗服务,以确保这些人员在出院后的健康。 焦点4 采取有效防护 无医务人员感染 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白松介绍,疫情发生以后,省卫健委第一时间进行了安排部署,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落实好医院感染控制的有关要求,避免医务人员发生感染的情况。由于采取了有效的防护措施,我省参与新冠肺炎治疗的所有医务工作人员没有被感染的情况。比如,指定发热门诊和救治医院、转运机构。规范发热门诊的设置,并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引导患者到发热门诊就诊,实现了集中患者、集中资源、集中专家、集中救治的四个集中原则,避免因为病人分散给医务人员带来的感染风险。 此外,还有多项措施: 加强培训强化医务人员防范意识。本次疫情发生后,先后四次组织视频培训会,对全省医护人员进行全员培训,加强医院工作管理,强化医务人员防护意识和防护技术水平。 加强医疗防护核心物资的调配,最大限度保护一线工作人员有一个好的医疗防护。 严格落实医院感染控制有关规范和要求。督促医疗机构严格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规范、标准和要求,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的全环节管理,指导医务人员做好个人防护,降低医务人员暴露的风险,减少医疗机构内交叉感染,保证医疗的治疗质量和安全。 加强督促检查,省级先后派出专家督导组到16个州市开展督导检查,重点对医院的感染控制、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确保感控措施、防护措施落实到位。 白松还表示,目前,我省参与新冠肺炎治疗的所有医务工作人员没有被感染的情况;至24日,云南已派出1156名医务人员到湖北援助救治工作,请大家放心,我省目前的医疗资源完全能够满足本省疫情医疗救治工作的需要。本报记者 赵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