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03月11日 星期三
第A04版:万众一心 战疫情    
       
版面导航

第A01版

第A02版

第A04版

第A05版

第A06版

第A07版

第A08版

第A10版

第A11版

第A12版

第A13版

第A14版

第A15版

第A16版
2020年03月11日 星期三
云南省援助湖北医疗队咸宁中心医院新冠肺炎重症ICU病区主任张玮:
我们不是逆行是顺行前行




    “经常会有病人称呼医疗队员为‘最美逆行者’,我觉得自己这不算逆行,因为我们的使命就是践行治病救人,我充其量就是‘顺行’来到咸宁。这里有很多需要我们的病人,我们还要继续在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上继续摸索,不断前行。”

    20多天前,第一次见到云南省援助湖北医疗队咸宁中心医院新冠肺炎重症ICU病区主任张玮时,正好咸宁市中心医院首次有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包括一个重症病人,两个危重症病人。媒体采访时,记者被他高亢而坚定的声音“震”住:“我们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张玮如此立誓,也如此践行。截至目前,咸宁市中心医院8位重症、8位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医务人员“零感染”,这是作为这场阻击战前方指挥员之一的张玮和战友们交出的一份答卷。

    与时间赛跑

    3天初步建成标准的ICU

    张玮是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党支部书记、行政副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在疫情发生后,他主动请缨去湖北:“我请战!”到达咸宁之后,云南省支援湖北医疗队前方指挥部临时党委决定,由他担任咸宁市中心医院新冠肺炎重症ICU病区主任,承担起整个咸宁市重症、危重患者救治与无法转运患者的指导工作。

    刚入咸宁中心医院,一个严峻的挑战就摆在了张玮的面前。他面对的是一个心脏专科监护病房临时改建的ICU,要应对新冠肺炎所导致的一系列并发症,它在软硬件上都几乎一片空白。而就是这样一个粗陋的ICU,要承担咸宁收治的几乎所有重症危重症病人的抢救。而且,在疫情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还将有多少重症和危重症出现?

    与时间赛跑!ICU设置规范和物品准备如何规范?医院医务科、药剂科、设备科、护理部流程怎么完善?该增添什么设备和抢救药物?张玮和云南医疗队队员、当地医院专家一起,不放过每一个细节,认真研究,创造了“咸宁奇迹“——3天时间内,一个标准的ICU初具雏形。

    为了对病房工作做到准确无误的详细掌握,张玮对已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重症8人、危重症16人,做到个个“心中有数”。在咸宁工作的30余天中,他坚持每天早晨和大家一起讨论患者的病情变化,提高查房效率,减少同事们的暴露时间。

    出奇招狠招

    用“床旁超声技术”诊断

    面对复杂的战疫情况,张玮擅用自己的专业,出奇招、狠招。

    2月27日,一位85岁的危重型患者从嘉鱼县转到咸宁中心医院。这名高龄患者基础病多,出现了肺、心、肾、肝、多个脏器功能的障碍,生命垂危。然而此时,在隔离病房中,由于隔离服全包裹,密封,无法使用听诊器,最常规的诊疗方式在这里无法进行。怎么办?

    作为云南省首批重症超声培训导师,张玮想到了一个奇招——利用重症医学核心技术之一的“床旁超声技术”。这是利用超声机器的方式,在床边对患者的心脏、肺、大血管进行检查和血流动力学监测评估,再对呼吸机依据呼吸力学合理设置每一个参数,对各种化验指标进行客观分析的一种方法。常规的听诊器听诊方法,几分钟就可以完成,但这项技术至少要半小时以上。

    张玮穿着厚厚的防护服、目不转睛地盯着每一项指标变动,20分钟之后,防护服内已经完全湿透,身体的承受能力即将冲破极限……然而,凭着强大的意志力,他依然沉稳冷静,不断进行数据分析评判。40多分钟之后,他制定出了详细的诊疗方案。24小时后,这名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趋于稳定,各项指标开始恢复正常。但张玮丝毫没有懈怠,他说:“这充其量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还得全力关注患者的每一个微小变化。”

    最后的攻坚

    每天都抽出时间远程会诊

    目前,这场战疫进入最后攻坚阶段,张玮和他的团队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他说,要最终胜利必须坚持两个目标:“一人一策”的“清零行动”;感控后勤保障的“零感染”。为了达到这两个目标,他每天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远程会诊,评估咸宁市四县、一市、一区的危重患者有无条件转运,对实在无法转运的病人进行诊疗指导。此外,张玮还两次和其他专家一起到患者较多的赤壁县和嘉鱼县进行巡诊活动。截至3月9日,咸宁市几个县区的新冠肺炎患者都已经集中到市中心医院。张玮已经参与了对46名重症、危重症患者的远程会诊,还对各县区36例重症、危重症患者进行了巡诊指导治疗。

    为了杜绝医生感染,还未启程张玮就以身作则,与同事们一起狠抓感控培训和监督,重新调整了感控流程,不断强化感控意识。他自己坚持听从感控人员的要求,注重每一个细节,从房间出门拿东西换三次鞋,出门回屋之后,坚持洗半小时澡、进入病房严格坚持每一个流程等等。他的重症团队“零感染”,整个云南医疗队目前也是“零感染”。

    张玮清晰地记得,他第一次去赤壁巡诊时,正好经过汀泗桥。“当年北伐战争,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在这里打了一场漂亮的战役,威震中外。如今,这里又上演了一场阻击战,我们坚信一定能够胜利!“

    本报记者 李荣 杨峥 马雯 摄影报道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