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新冠肺炎确诊人数突如其来的“1”,到峰顶的“174”,再到让所有人欣慰的“0”,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双“清零”的背后意味着什么?记者从昨日举行的云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二十三场)上找到了答案。云南省委省政府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主任、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杨洋同时强调,双“清零”不等于战疫结束。 时间轴 1月21日 云南首例新冠肺炎病例在昆明确诊。 1月31日 全省第一例治愈患者在红河州出院。 2月15日 临沧市实现病例清零。 2月21日 全省确诊病例达到174例峰值后,连续23天实现零新增。 3月14日 全省最后2例患者治愈出院,实现确诊病例清零。 一条反转的曲线如同压力下坚强挺起的脊梁,展示出云南战疫的艰辛、坚定与坚强,展示出用坚强领导、科学统筹、精准施策、众志成城、日夜奋战构筑的云南力量。现在,省内的疑似病例也实现了“清零”,全省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关爱500名 医务人员受嘉奖 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切实保护关心爱护一线医务人员的十二条措施,在薪酬待遇、人事政策、子女就学、个人防护、生活保障、政治关爱等方面给予倾斜照顾。组织相关部门走访慰问一线医疗队员家属,及时帮助解决老人小孩看护、家人看病就医等实际困难,解除医务人员的后顾之忧。对援助湖北医疗队中表现突出的500名医务人员进行了嘉奖,抗疫一线表现突出的42名先进分子被批准“火线入党”,激励他们始终保持强大战斗力、昂扬斗志、旺盛精力,持续健康、心无旁骛投入战胜疫情斗争。 救治 治愈率达98.85%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至今,尚未完全形成有效的治疗方法。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疫情发展形势,组织专家对疫情进行了风险评估和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迅速派出疾控人员到国家疾控中心学习,第一时间具备了病毒核酸检测和病毒分离培养、全基因组测序能力,掌握了新型冠状病毒基因检测技术,成为当时全国具备检测能力的3个疾控中心之一,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了严阵以待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医疗救治方案,明确了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工作的路径。 随着疫情发展和确诊病例增加,我省积极向上海、广州等确诊病例较多的地区学习先进治疗方法,先后邀请钟南山院士、上海华山医院张文宏教授等国内权威专家进行指导,解决治疗中的难题。同时,积极发挥云南中医药优势,强化中西医结合,发挥中医药、民族药的独特作用。还积极开展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治疗,共有8名恢复期患者捐献了血浆,多例治愈患者都曾用过血浆治疗法,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综合施策,全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工作成效明显,治愈率达到98.85%。 保障 安排资金1.88亿元 省委、省政府及时召开全省疫情防控视频会议,安排部署救治专家、药品、设备等准备工作。安排资金1.88亿元,紧急采购了75辆负压救护车、60辆监护型救护车、49个负压担架和8.8万份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等紧缺物资设备。成立了省、州(市)、县(区)三级医疗救治组136个。通过专家组对全省全病例统一会诊,实现了全省病例同质化医疗救治,截至3月14日24时,已召开专家会诊会和医疗救治调度会22次,会诊病人1126人次。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迅速组建了专家组,全面加强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医疗力量。对全省发热门诊和救治医院进行缩减,将发热门诊从430所调整到200所,将定点救治医院从134所调整至117家,进一步优化了设置、整合了资源,保证了医疗救治效率和救治效果。 目前,全省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医用口罩生产企业共计8户,合计日产能49万只;新建成的云南白药集团医用防护口罩生产线,医用防护N95口罩日产量达6万个,医用外科口罩日产量达3万个,实现了云南省生产高级别医用防护口罩零的突破,现在不仅能满足省内医疗救治需要,还积极支援湖北前线10万只N95医用口罩。 建设 “双提升工程”总投资65亿元 云南省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提升工程和疾控机构核心能力提升工程于3月6日正式启动实施,第一批改扩建项目预计2020年完成。云南成为全国率先出台政策措施,率先启动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项目的省份。“双提升工程”总投资65亿元。省级拟建2所传染病院,16个州市和4个人口超过80万的县区建设非独立传染病院,其他县区在县级医院改扩建感染性疾病科,实现传染病预检分诊、隔离、留观、诊断、治疗及康复一体化管理,快速、有效应对呼吸道、消化道等重大传染性疾病。 在此之前,全省只有5个州市有独立的传染病医院。疫情发生以后,在体制机制上做了重大的创新和调整,州市以下传染病医院不再独立建制,而是作为人民医院、综合医院的一个分院或者科室,保障平时能够收治其他传染性疾病,战时能够把全省重大传染病救治体系迅速准备到位。在负压病房、ICU重症病房救治上,也进行了统筹考虑。同时,在疾控机构核心能力提升工程上,对标国家标准,建设国内一流、西部领先、国际接轨的“区域性国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到至少5个实验室成为世界卫生组织网络实验室,建立云南巴斯德传染病研究联合实验室;建设6个省级区域性疾控中心和20个县级国门疾控中心。最终形成以省级为龙头、州市为骨干、县区为基础的疾病预防控制网络。 焦点 病人出院还将核酸检测 有一些群众担心,病人出院后直接回家休养,是否会对左邻右舍造成影响?对此,会上介绍,我省出院病人在隔离管理期间,医护人员会严格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继续给他们服用中药进行康复调理;在第七天和第十四天,还要对他们进行呼吸道核酸检测和CT检查;隔离期满的,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为阴性,方可解除隔离,确保每一例解除隔离的患者完全康复。 双“清零”不等于战疫结束 会上,杨洋也表示,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清零”不等于战疫结束,低风险也不等于没风险。目前,全省129个县、市、区都是低风险,但是不等于没风险。 此外,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肺炎疫情已呈全球大流行趋势。目前全球除了中国以外,已经有146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75321例,跟我省接壤的越南已报告了53例,在这么一个背景下,我省面临的输入性病例形势是很严峻的。所以大家应继续保持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的态度,思想上不能放松,心理上不要恐慌,采取更加有针对性和更加精准有效的防控措施。比如:机场、边境的联合工作组对“早排查、早发现、早隔离”的各项措施落地更加精准;各级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进一步加强对可疑病例的排查;社区进行网格化管理,加大分区分级和差异化管理;继续做好云南健康码申报和公共重点场所抗“疫”扫码活动。 本报记者 张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