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03月25日 星期三
第A07版:互 动    
       
版面导航

第A01版

第A02版

第A03版

第A04版

第A05版

第A06版

第A07版

第A08版

第A09版

第A10版

第A11版

第A12版

第A13版

第A14版

第A15版

第A16版
2020年03月25日 星期三
“这份特刊可以留作我家传家宝”
本报“援鄂志”特刊送至集中休养的援鄂医疗队队员手中


    昨日上午,春城晚报的云南医疗队“援鄂志”特刊分别送到花之城、海埂宾馆、安宁温泉酒店几个云南医疗队员回来集中休养的地方之后,队员们拿到特刊,看到报纸上那些历历在目的情景时,有的情绪还停留在那些日子,有的仔细翻看着寻找自己的名字。“这份特刊可以留作我家的传家宝了!”看到特刊上有自己的照片时,来自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赵力激动地说。

    队员声音

    我们原本是岗位上一只只在黑暗路上默默付出的萤火虫,感谢记者伴随我们一路逆行,帮我们记录点点滴滴不为人知的艰辛,将我们的萤火之星聚在一起照亮更广阔的黑暗。他们是一群毫无医学防护知识的记者,只身进入武汉只为发扬我们的光亮,如果我们是灯芯他们就是灯盏,让我们尽情发光发热。感恩有你,感恩你们的默默付出!您们辛苦了。——赵闪闪

    这五十多天的情形仿佛就在眼前,不曾离去。我们一起并肩前行,记录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吕国润

    从湖北咸宁回到昆明集中休养,今天拿到一份春城晚报的特刊,再次看到那些熟悉的人和场景,感觉人在昆明,心还在咸宁。——郑朝平

    报纸承载的不只是新闻和消息,更承载着在咸宁抗疫的情怀和记忆,值得永远珍藏。——刘文芝

    时间会磨灭一切,墨香可留存一世;抗疫之路,逆行记者无畏艰险,用他们的镜头铭记一段历史,用他们的笔头书写一段辉煌,用他们的心灵启迪人的思考。——沈居丽

    一笔记天下,双肩担道义,奔走在现场,录人间万象,翻开这份春城晚报,脑海里逐步播放着我们的回忆,报纸会褪色,但记忆不会褪色,我将永远珍藏。

    ——王国燕

    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模糊,而镜头记录并定格着每一个难忘的瞬间,致敬特殊的逆行者们,幕后的英雄,感谢您们的一路相伴与照护!

    ——段景莉

    驰援55天,从咸安市人民医院到赤壁市人民医院,再从赤壁回咸宁市中心医院,往事历历在目,一路走来,大家相依相伴,相互扶持,感恩我的队友们。让这段生活充满了色彩!终生难忘!

    ——杨鸿霜

    云南省对口支援湖北省前方指挥部副指挥长王见昆仔细翻看完特刊之后,认为这份特刊记录了云南医疗队赴鄂援助的整个过程,以更多图片形式记录了医疗队在湖北抗击疫情的工作和生活,王见昆说:“这份特刊很用心,所有医疗队员的名字和很多感人的瞬间被记录,特别谢谢春城晚报的编辑记者们给医疗队员们送来了这份精心准备的礼物。”

    王见昆也对此次参与报道云南医疗队的云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媒体记者编辑表示感谢,也希望通过春城晚报表达他对支持云南医疗队其他所有媒体的致敬、致谢。王见昆说:“战胜疫情需要舆论给予民众信心,这次云南的媒体通过报道我们云南医疗队的点滴,给了更多信心和力量,这种信心也是战胜疫情的基石,我为媒体在这次战疫中的付出和努力点赞。”

    在集中休养的几个酒店,医疗队员们纷纷对特刊点赞,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赵力说:“看到春城晚报的特刊,又回忆起与咸宁的兄弟姐妹们一起战斗的日子。虽然艰苦,但这深深的思念和浓浓的友情却是我这辈子最重要的回忆,你们的特刊我会作为一段青春和友情的纪念册珍藏起来,以后就是我老赵家的传家宝了。”

    来自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的医疗队队长李波主任,看着特刊上自己正在救治的一个病人,指着给记者看,说:“这个病人出院了,还和我保持联系,昨天我回来之后,他通过微信告诉我,他恢复得很好,让我别担心。”而同样是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的袁隐看到有两张自己的照片,开玩笑地说:“你们太照顾我了,让我这样大方地出镜。”

    “台前幕后皆是英雄,携手共进勇闯难关。感谢战地记者,感谢春城晚报。”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杨丹丹说。同样是省三院的徐仙说:“散发着墨香的报纸记载着一群最可爱的人,也记载着武汉那段峥嵘的岁月。时间会让报纸泛黄,但关于武汉的记忆永恒。”队员角映杉说:“春城晚报抗疫期间默默地守候,记录了我们的点点滴滴,一路走来大家都不容易,你们也是最美的逆行者!为所有抗疫英雄喝彩!”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莫安洁说:“春城晚报的特刊,让我再次回忆起这段值得铭记一生的记忆。来咸宁,我永不后悔!我会好好保存这份特刊,好好保存这份回忆!”

    “我们成为‘草根明星’,你们这些幕后英雄功不可没,虽然我们看到了你们在各种场合的奔波,却忽略了每一个成功的镜头上都不会出现你们的身影。感谢家乡记者勇往直前地陪我们度过这段艰难的时光。”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赵存怡说。

    不仅仅是回来的医疗队员,这次没能回来的23位疾控人员,记者也通过微信发去版面。省疾控中心的许琳发来微信说:“记者也是逆行者,你们如实客观地记录报道,让家乡亲人同事朋友们了解到我们在咸宁的工作和生活,他们得到了很大的安慰,也向大家展示了疾控工作的重要性,让我们为完成一个疾控人的使命而感到骄傲。等我们回去以后,翻看着报道和照片,和大家分享这里温暖的记忆。虽然我们还不能回来,但我们会继续加强疫情监测,防止疫情反弹和输入。”

    本报记者 李荣 杨峥 陈飞 摄影报道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