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战“疫”正在全面展开,中国方案和经验越发受到关注与肯定。其中,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疫情防控的一大亮点。在日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湖北武汉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集中介绍了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重要作用及有效药物。 中医药总有效率达90%以上 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局党组书记余艳红介绍,全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1.5%,其中湖北省有61449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0.6%。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了90%以上。中医药能够有效缓解症状,减少轻型、普通型向重型发展,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促进恢复期人群机体康复。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在早期没有特效药、没有疫苗的情况下,总结中医药治疗病毒性传染病规律和经验,深入发掘古代经典名方,结合临床实践,形成了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的诊疗方案,筛选了以‘三药三方’为代表的一批有效方药,成为中国方案的重要特色和优势。”余艳红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在会上介绍,中医早期介入、全程参与在新冠肺炎疫情治疗过程当中取得重要作用。“集中隔离,普遍服中药,阻止疫情蔓延,是我们取胜的基础。”他表示,在方舱,采取以中医药为主的中西医综合治疗,除了给患者服用汤剂或中成药,还有按摩、刮痧、贴敷等方式进行治疗。数据显示,2月初“四类人员”当中诊断确诊比例是超过80%,中旬就降到了30%,到2月底下降到了百分之十以内。 “中医很强调预防的作用,在这次抗击疫情中,预防占有重要地位。比如在方舱医院,应湖北省卫健委的要求,为方舱医院的医护人员提供了药食同源的预防方,目前方舱医院医护人员没有一例感染。”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说。 据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邱海波介绍,从目前临床观察来看,中医药对重型和危重型病人的治疗有四个方面的作用:一是降低了轻症和普通型病人向重型的转化,二是降低了重型向危重型的转化,三是用于重型和危重型病人的治疗,四是用于重型和危重型病人的康复。“中医药作为新冠肺炎治疗的多靶点治疗手段,与目前的传统治疗相结合,一定能够挽救更多的重型和危重型病人的生命。”他说。 余艳红表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遇到重大疫病事件,都会从中寻找解决办法。这次的实践再次充分证明,中医药学这个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屡经考验,历久弥新,值得珍惜,它依然好使、管用,并且经济易行。 “三药三方”有显著疗效 “大疫出良药”——张伯礼说,每次在一个大疫过后,都会出现一批好药。在没有针对新冠病毒的特效药,也没有疫苗的情况下,就跟西医同道一样,注重从老药里筛选有效的药,同时也研制了几个新方,也就是“三药三方”。 据余艳红介绍,本次疫情中通过临床疗效的同步观察,目前已筛选出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血必净注射液和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等有明显疗效的“三药三方”。 针对中医药国际合作问题,余艳红表示,现在疫情在多国、多点暴发,中方愿同有需求的国家开展中医药参与疫情防控的国际合作,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余艳红介绍,目前,我们已及时主动同世界卫生组织合作,分享中医药参与疫情防控的有关情况,把中国最新版本的新冠肺炎中医药诊疗方案翻译成英文。还通过远程视频交流,提供技术方案等,向日本、韩国、意大利、伊朗、新加坡等国家分享救治经验。同时,中国有关组织和机构已经向意大利、法国等国和港澳地区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捐赠了中成药、饮片、针灸针等药品和器械。此外,已选派中医师赴外支援,并一直与境外相关专家保持着密切联系。 三药 金花清感颗粒 缩短核酸转阴时间 金花清感颗粒是2009年H1N1流行时研制的治疗流感的新药,已上市,是由《伤寒论》的麻杏石甘汤和《温病条辨》的银翘散两个方子合方组成。麻杏石甘汤到现在已经有1800年的历史,《温病条辨》也有将近300年的历史,它们经受了长期历史的考验,是有效的方子。其主要功效是疏风宣肺、清热解毒。 研究结果显示,金花清感颗粒治疗新冠肺炎轻型和普通型患者,和对照组相比,转重症的比例下降了2/3,退热时间缩短了1.5天,同时反映免疫功能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有显著改善。 连花清瘟胶囊 轻症、普通型确切有效 连花清瘟胶囊,主要的功效是清瘟解毒、宣肺泄热,治疗轻型和普通型的新冠肺炎患者有确切的疗效。 研究结果显示,主要临床症状的消失率、临床症状持续的时间,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肺部影像学的好转达到了83.8%,而对照组是64.1%。临床治愈达到了78.9%,对照组是66.2%,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轻症转重的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50%。 金花清感和连花清瘟功效相似,临床上怎么区别呢?张伯礼说,发热比较轻、头疼重的用金花清感,发热比较重、大便干的用连花清瘟,临床可以照此区别使用。 血必净注射液 重型和危重型的重要治疗药物 选择中药注射剂来治疗重型和危重型病人,是基于前期临床研究中证明了血必净在重症肺炎中有一定疗效。 研究结果显示,血必净联合常规治疗可以明显降低重症肺炎患者的28天的病亡率,能够下降8.8%,而且能够明显使得肺炎渗出吸收更快,器械通气时间缩短,住院时间缩短。在脓毒症研究方面,血必净注射液也证明可以降低脓毒症的病亡率。 三方 清肺排毒汤 阻断病情恶化 清肺排毒汤,该方来源于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还有小柴胡汤、五苓散等,它是一个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的一个通用方。 57例重症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服用清肺排毒汤的临床观察中,其中42例治愈出院,占到了73.7%,无一例转为危重症型。患者的肺部影像学对比显示,服用清肺排毒汤两个疗程(6天)后,53例(93%)患者的肺部病灶显示不同程度的缩小和吸收。 宣肺败毒方 控制炎症、提高淋巴细胞计数 宣肺败毒方,是在麻杏石甘汤、麻杏薏甘汤、葶苈大枣泄肺汤、千金苇茎汤等经典名方的基础上凝练而来。 研究对照显示:宣肺败毒方在控制炎症、提高淋巴细胞计数方面具有显著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淋巴细胞的恢复提高17%,临床治愈率能够提高22%。 化湿败毒方 已正式获得临床试验批件 化湿败毒方,是在国家诊疗方案推荐的方剂的基础上,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医疗队在金银潭医院结合临床实践优化而成。该方分别在金银潭医院、东西湖方舱医院、将军路街卫生院开展了重型、普通型、轻型的临床疗效观察。在金银潭医院临床对照试验入组75例重症患者,CT诊断的肺部炎症以及临床症状改善非常明显,核酸的转阴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平均缩短了3天。 为此,3月18日化湿败毒颗粒已正式获得国家药监局药物临床试验批件。 截至目前 74187人使用了中医药 占91.5% 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了90%以上 据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