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04月15日 星期三
第A15版:大理主页    
       
版面导航

第A01版

第A02版

第A03版

第A04版

第A05版

第A06版

第A07版

第A08版

第A09版

第A10版

第A11版

第A12版

第A13版

第A14版

第A15版

第A16版
2020年04月15日 星期三
鲜花种苗直达北京 香菜销往广东上海 荷兰豆出口欧洲
牛街乡真“牛”


云南摩柯农业有限公司洱源基地负责人翁国梁在介绍荷兰豆种植技术


龟山生物动力花园农场员工在装运农家肥


北京市花木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洱源基地

    “这是金丝皇菊,这是大马士革玫瑰,这是金盏菊,这是百里香,这是洋甘菊……牛街乡西甸村的德米特农业大理发展有限公司龟山农场总面积300多亩,其中牛街片区74亩,主要种植菊花、水稻、果树和养心菜等药食同源的有机农作物。”公司首席CEO赵志恒一脸自豪地介绍。

    为保护好洱海母亲湖,洱源县坚持洱海保护与脱贫攻坚两场硬仗一起打,走出了一条洱海保护与脱贫攻坚相结合的生态扶贫新路子。不但洱海保护取得新成效,洱源县也于2018年实现了脱贫摘帽。2018年以来,地处洱海源头最上游的洱源县牛街乡,在流域转型发展进程中,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农户规模化生态种植,“生态脱贫”奔小康的路子越走越宽。

    西甸村

    全面实施生物动力农业

    走进洱源县牛街乡西甸村的德米特农业大理发展有限公司龟山农场,众多纯生态种植的药用花草目不暇接。

    “每年冬至前后种水稻,次年国庆前后收获有机大米。糙米19.8元/市斤,胚芽米25元/市斤。先收钱,再种植,2020年已卖出几万斤。每年10月至次年2月土地轮休种植苜蓿,同时也进行玉米、辣椒、豌豆、萝卜等蔬菜的立体种植。工人正在耕土的这块地,从前农户用来种大蒜,土地已经板结。今年是我们进行生态种植的第二年,已改良成了膨松的土壤。” 公司首席CEO赵志恒说,“我们在洱源县主要采取‘5+3+2’的扶贫模式。因为一块地从拿到手到获得德米特有机认证,需要5年的时间。在获得欧盟认证的有机农产品中,68%可以获得德米特有机认证。一旦获得德米特有机认证,出口所有国家免检。拿到土地的前5年,由我们自负盈亏;中间3年农户加入,用土地作为资本流转租赁,并参与劳作获取工资;后2年由政府推广,进行可行性经济延续,保护一方土地。”

    “德米特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有机循环农业综合体,通过发展有机循环农业,提升了土地的利用率,农户收入不低于其他农产品。”牛街乡乡长李灿环说。

    西甸村龟山因常年种植蔬菜,使用化肥较多,使田园土壤老化、板结、重茬、土传病害加重、土壤肥力下降,病虫害也逐年严重,经济效益下降。2018年,牛街乡党委政府引进德米特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打造绿色生态有机循环示范基地,依托“耕地+湿地+田地+果林”模式探索田园综合体,设立动态“国际专家工作站”指导完成土壤改良,全面实施生物动力农业,有效解决农业面源污染。

    文登村

    鲜花种苗直达北京长安街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花坛2000万株鲜花的种苗,长安街立体花坛及地面摆花1400万株鲜花的种苗,全都是这里培育的。”在洱源县牛街乡的文登村,还藏着一家“牛气冲天”的企业——北京市花木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这家公司于2016年11月在洱源注册成立,目前共拥有洱源基地和北京顺义基地两大生产基地。洱源基地主要发展无病毒插穗繁育、露天宿根花卉扩繁和成品花卉生产3项业务。

    在洱源基地25000平米无性温室生产区,一畦畦绿油油的小苗生机盎然,全都是正在培育的无性种苗,有双腺藤、天竺葵、鼠尾草、舞春花、香彩雀、美女樱、红美复色、金鸡菊等40多个大类240多个品种。“公司从中东、欧洲的世界顶尖花卉企业引进优秀品种,先把母本发到洱源基地进行种苗培育,3个月后再回到顺义,插穗生根。洱源基地每年生产1800万-2000万株高质量商品插穗,销往北京、西安、广州等地。2019年,洱源基地向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提供300多万盆种苗。一带一路怀柔区主会场花卉布置,也主要由洱源基地提供。”北京市花木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基地主管李伟峰介绍。

    在洱源基地宿根基地,成片种植着萱草、火炬花、鸢尾、松果菊、福禄考等60多个品种的花卉,道路两旁整整齐齐排列着的一株株高大的老人葵、加拿利海藻、布迪椰子、中东海藻,让人仿佛置身于地中海岸的旖旎风光。“我家就在文登村,每月有2000元的工资,工作轻松,还可以照顾家里。” 正在给花卉浇水的基地员工李永花说。

    自2016年进驻牛街乡以来,该基地累计用工88200人次,支出劳务费712万元。现公司每天用工人数达15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28户,工资按照80元/天计算,为当地农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保障。2017到2018年,劳务费总支出达240万元。2019年支出劳务328.4万元,实现了群众在自家门口就业增收致富。

    龙门村

    香菜种植替代传统农业

    “去年12月开始种第一季,已种植了100多亩香菜(芫荽)。一年四发,按每天上市量轮种,销往广东、上海的大型超市,年产值可达870万元。”龙门村中共和村民小组长、海西海中草药种植合作社理事长顾忠炬说,“2018年,当地市场销售价为6-8元/公斤,前端市场销售价为76元/公斤,亩产值是传统农业的10-15倍。华迪隆果菜有限公司负责销售,派技术人员管理,种出来多少销多少,4元/公斤保底价收购。5月1日小春收完,开始第二季种植。”

    “我们5户农户成立合作社,已发展社员100多户,其中46户是建档立卡贫困户。”顾忠炬在2019年7月引进种植香菜项目,2019年8月完成对147户(建档立卡户46户)农户251亩的土地流转工作,带动发展绿色生态蔬菜种植。“合作社每年用工27000多人,支付劳务工资200万元左右,村民全都带动起来了。”

    北甸村

    “摩柯”荷兰豆出口欧洲

    “再过20多天,荷兰豆就可以上市了。”在牛街乡上站村委会北甸村的一块豆田里,洱源摩柯种植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翁国梁说,“牛街乡类似这样的基地共有10多块,每村100-200亩,示范带动种植。由我们向农户下订单,提供生产资料和技术,按6元/公斤的保底价回收。去年在牛街种植荷兰豆3000亩,为订单农户平均每亩增收了5000元以上,产品出口到欧洲。”

    洱源摩柯种植专业合作社,是云南摩柯农业有限公司洱源基地负责人翁国梁从昆明回到牛街老家后成立的。“我们有专门的出口公司和内销公司,先有销路,再发展种植。” 翁国梁说,“牛街乡以前就有荷兰豆的种植基础,但老品种产量不行,亩产效益更不行。我回来以后,通过技术改良,缩短了荷兰豆植株的节间距离。节间距控制在5厘米左右,每节长一个豆。株高长到2米,一个植株可结30个豆。平均1角多一个豆,行情好时5角一个豆。生长期3个月,亩产1吨-1.5吨,每亩地可卖到8000-10000元。平均每亩地需要40个工人,农户在流转土地的同时,到基地上班又获得了第二份收入。”

    “荷兰豆根瘤固氮,不需大肥大水,如果大量使用化肥,植株的节间距会增长,导致减产,甚至落花落果。” 翁国梁说,在北甸村民小组,已带动农户种植荷兰豆400多亩。整个牛街乡,带动种植面积已达6000亩。“目前全县每年外销荷兰豆不低于2000吨,销往北京、广州、郑州、杭州,出口欧洲。”

    本报记者 秦蒙琳 摄影报道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