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计划2022年前后建成空间站,其间将发射4艘神舟载人飞船。目前,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已经选定,正在开展任务训练。在5日晚召开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助理季启明透露了上述消息。 当晚,长征五号B首次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拉开了我国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飞行任务的序幕,为后续空间站核心舱、实验舱发射奠定了坚实基础。 按计划,我国空间站将于2022年前后完成建造,一共规划12次飞行任务。季启明介绍说,此次任务后,将先后发射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进行空间站基本构型的在轨组装建造;其间,规划发射4艘神舟载人飞船和4艘天舟货运飞船,进行航天员乘组轮换和货物补给。 目前,我国空间站核心舱已完成正样产品总装,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正在开展初样研制,空间科学应用载荷已陆续转入正样研制。季启明说:“执行空间站建造阶段4次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已经选定,正在开展任务训练。” 季启明介绍,我国第三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也将于今年年中完成。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是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基础上改进研制的,主要用于我国空间站舱段发射等重大航天任务,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大于22吨,是目前我国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 背景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 1992年9月21日,我国确定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 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 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10问 长五B首飞成功 标志着什么 5月5日18时,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成功将搭载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送入预定轨道,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也拉开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序幕。 长五B是“谁”? 长五B是专门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建设研制的一型新型运载火箭,主要承担空间站舱段等重大航天发射任务,和“胖五”(长征五号)外形相似,都属长五系列大火箭。 首飞目的是什么? 验证火箭使用的一批新技术,同时要把搭载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送入太空,各自开展技术试验,为我国空间站在轨建造打基础。 首飞成功标志着什么? 2020年5月5日18时,长五B把22吨左右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成功送入了太空预定轨道,拉开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序幕。 长五B能力多大? 长五B全长约53.7米,芯一级直径5米,捆绑4个直径3.35米助推器,起飞质量约849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大于22吨,是目前我国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代表我国运载火箭技术的最高水平。 长五B和“胖五”(长五)长得一样吗? 长五B以长五为基础改进研制而成,共享了5米大直径箭体、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大推力氢氧发动机等技术。长五B比长五“矮”约3米,轻约20吨,但长五B火箭的“头部”即整流罩比长五大得多。 长五B和长五有什么不同用途? 长五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约为14吨,长五B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不小于22吨,但两者的能力不能简单比较。长五飞得远,主要发射高轨道大型卫星以及各类深空探测器,如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火星探测器等;长五B属短距离冲刺,主要用于发射近地轨道的大型卫星及飞船,如空间站的核心舱和实验舱等。 长五B研制花了多久时间? 从立项到首飞,长五B经历了近十年的研制历程,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 长五B在空间站建造中的角色是什么? 专注于地球附近约200至400公里的轨道,除首飞外,后续的空间站核心舱、实验舱I、实验舱II等三个舱段都要由长五B送入轨道。长五B和发射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共同构成空间站运输系统。 长五B在世界火箭界什么水平? 长五B的成功发射,进一步奠定了长征五号系列火箭运载能力在世界现役火箭第一梯队中的地位。我国大型运载火箭的技术水平进入世界第一梯队,与俄罗斯质子—M火箭、美国猎鹰—9火箭、德尔塔IV火箭、欧洲阿丽亚娜—5火箭的运载能力相当。 长五系列火箭的未来计划? 长五B首飞后,长五预计在2020年将发射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2020年底前,长五还将发射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实现月球采样返回。 揭秘 长五B首飞成功背后: 新火箭 新飞船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总指挥王珏介绍,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到22吨,相当于10多辆小轿车的重量,力气无“箭”能敌,主要用于发射近地轨道的大型卫星和飞船。“可以说,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是为载人航天工程而生,是空间站建设的骨干力量。” 据悉,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此次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首飞完成技术方案验证后,后续还将担当起发射空间站核心舱和实验舱的重任。 长五B首飞令人欢欣鼓舞,上面搭载的“乘客”——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作为未来中国宇航员驰骋太空的新“座驾”,新一代载人飞船“一船多用”,既可以应用在近地轨道,送航天员往返空间站、支持中国空间站建设,也可以胜任载人登月等遥远深空的探测重任,有力拓展了载人航天器的应用范围和能力结构。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技术专家介绍,新一代载人飞船具备“运人+运货”的强大本领,执行近地轨道任务时可以一次运送6至7名航天员,也可从“太空巴士”变为“太空货车”,给空间站运送补给物资,也可把空间站的试验样品带回地球。 4大“黑科技” 1 火箭头部用来保护航天器“乘客”的整流罩,是我国目前最大、最重的火箭整流罩,长达20.5米,为发射空间站专门设计,可以装入10多米长、4米直径粗的空间站核心舱。 2 使用了大直径舱箭分离技术。空间站舱段和长五B的连接接口直径超过4米,舱段和火箭分离时需要考虑可靠性,并把冲击降到最低。打比方来说,空间站舱段可以在“下车”过程中感受到火箭的“温柔”。 3 使用了大推力直接入轨技术。作为我国首款一级半构型火箭,长五B直接将运送的航天器送入预定轨道,简单可靠,但对入轨精准度要求更高。相当于一辆高速行驶的火车突然“刹车”,还要稳稳停靠在指定位置。 4 使用了低温火箭“零窗口”发射技术,解决空间站任务要求长五B“零窗口”也就是发射时间精度误差控制在1秒内的要求。 本版文图据新华社客户端、 人民日报微信公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