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过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的特殊成员,也是云南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景”和重要特色。他们从原始社会或奴隶社会跨越几种社会形态,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布朗族就是云南省的“直过民族”之一,他们曾生活在最边远、最贫困、最落后的地区,仿佛仍处在人类文明最懵懂的童年时代。 2015年以来,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云南中烟”)带着完成党中央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任务,对口帮扶施甸县,重点对木老元、摆榔两个民族乡开展整乡推进整族帮扶。针对布朗族聚居区深度贫困的实际,云南中烟从安居、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保障、素质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提升七大工程发力,使布朗山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为全面展示布朗族群众脱贫攻坚的成果和云南中烟真情帮扶布朗山寨的鲜活经验,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从5月14日开始,启动首场“青山为证 不胜不归”聚焦云南中烟脱贫攻坚大型全媒体系列采访活动,整合云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云南日报、云南网、春城晚报和开屏新闻客户端的纸媒、网络及两微一端等平台,携手中国烟草资讯网、东方烟草报、保山日报、保山广播电视台和施甸县融媒体中心,走进施甸县木老元乡、摆榔乡的布朗山寨,聚焦布朗山寨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全媒体报道,带您一起感受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布朗山寨的沧桑巨变。 云南中烟: 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怒江东岸,峡谷深处,一个全国人口较少民族的吃穿住行,牵动着云南中烟上下的心。 这里是施甸县布朗族聚居区木老元乡和摆榔乡,云南中烟整乡整村推进整族帮扶点。倾听心声、倾力帮扶、倾注心血……5年来,云南中烟咬定青山不放松,落实责任不松劲,让两个民族乡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曾经的全县贫困程度最严重乡镇变成了如今的“金布朗”乡,在我省全面决战脱贫攻坚的征程上,彰显了中烟精神、中烟担当和中烟作为。 以“青山为证、不胜不归——聚焦云南中烟助力脱贫攻坚”为主题的云报集团全媒体项目执行期间,云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云南中烟党组书记、董事长陈卫东。他介绍,通过中烟上下攻坚克难、探索创新,扶贫攻坚工作呈现出了几大特点:产业扶贫创出新模式,围绕“一乡一产、一村一品”“户户都有脱贫产业”的目标,实现了帮扶产业对贫困村、贫困户全覆盖,实现了贫困群众可持续增收;结合产业就业挪“穷窝”,按照上级关于把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成特色产业村、乡村旅游村的思路,在搬迁中心村安置点同步配套种养殖小区,在乡镇集镇建设农产品交易中心,并推行“挂包帮”干部包就业制度;积极开展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对标贫困村脱贫退出标准,全力补齐了项目区内基础设施短板,山寨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和农村危房改造“双向推动”,彻底解决定点扶贫地区贫困群众住房保障问题,人居环境大幅提升;教育水平大幅提高,因地制宜、多措并举,营造尊师重教、读书光荣的氛围,使得当地贫困代际传递从根本上被阻断;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坚持把“自强·诚信·感恩”主题活动与开展贫困户公益星、勤奋星、感恩星等“八星评定”活动相结合,很大程度上转变了群众“等、靠、要”思想,扶贫先扶志实现了思想脱贫;坚持“四议两公开”议事规则,把村级财务收支、重大项目建设、扶贫资金等情况一律晾晒在“阳光”下,积极接受群众监督,坚决杜绝不正之风,同时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和服务功能,全面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前进的道路并非一片坦途,仍然荆棘丛生。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脱贫攻坚带来不小影响,脱贫攻坚任务越往后越艰巨,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更何况,云南中烟对口帮扶过的地区,都是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的地区,虽然现在贫困人口已经大幅减少,但剩下的少数重度贫困群众居住条件仍然较差,收入来源单一且不稳定,一些已脱贫人员存在返贫风险,一些边缘人口还存在致贫风险。总之,更艰难的路还在后面。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掉队。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是党和国家的标志性指标和底线任务,是必须完成的硬政治任务,容不得有一丝的懈怠和疏忽。”云南中烟上下达成共识,完成省内挂点脱贫攻坚任务,是云南中烟向云南省委省政府、国家烟草专卖局立下的“军令状”,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云南中烟上下将以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历史使命感,在巩固施甸县布朗族整族帮扶脱贫成果的基础上,助力全省奋力攻克最后贫困堡垒,确保会泽县、宣威市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以高质量的脱贫成果接受历史的检验、接受实践的检验、接受当地人民群众的检验。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做好今年脱贫攻坚工作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数字链接 据不完全统计,2015-2018年云南中烟全系统共计投入帮扶资金7.99多亿元,累计派出扶贫工作队员60余名。2019年,云南中烟共投入4.3亿元帮扶资金,采取向“挂钩扶贫点”直接投入和向地方政府捐赠等方式对各帮扶地区进行资金帮扶。脱贫攻坚硕果累累,云南中烟定点帮扶的28个贫困村已脱贫出列23个,剩余的5个村也将在今年按计划全部脱贫出列。特别是重点帮扶的施甸县木老元、摆榔两个布朗族民族乡实现了“脱胎换骨”“旧貌换新颜”,成为云南中烟扶贫攻坚工作最为闪亮的一张名片。 云报全媒体记者 浦美玲 党晓培 李建国 杨艳鹏 文 陈飞 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