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05月22日 星期五
第A15版:观察    
       
版面导航

第A01版

第A02版

第A03版

第A04版

第A05版

第A06版

第A07版

第A08版

第A10版

第A11版

第A12版

第A13版

第A14版

第A15版

第A16版
2020年05月22日 星期五
“民情工作单”畅通服务群众渠道 “以商养厕” 纾解重建轻管难题
澄江创文 小中见文明


太阳山网红小镇


磷化小区安上了单元大门,增加了住户安全感。


改造后的凤麓市场划分了专门的水果区


澄江市人民医院护士给老人戴上口罩

    近日,云南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集中采访活动首站在昆明启动。这一个月,中央、省、市部分媒体齐聚昆明市、澄江市、曲靖市、楚雄市等9个州市县,聚焦当地“创文”工作,深入挖掘好经验、好做法,为今年各级城市创文“大考”营造浓厚氛围。2018年2月被确定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的澄江,有着怎样的好经验?且随晚报记者一起了解下。

    “网红”打卡点

    满足市民多元化生活

    东方的“圣托里尼”小湾村民宿、拍照圣地——太阳山网红小镇、最能亲近抚仙湖的时光栈道、抚仙湖畔新“网红”地标——澄江市规划馆……近年来,澄江围绕打造“三个国际城市”的目标,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投入不断加大,城市人居环境大幅度提升。这是一座活力之城,这里有集当下最流行、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于一身的青少年体育运动公园,设置了轮滑、滑板、单车、五人制足球等体育项目场地。

    小区改造后

    环境好了也更爱护了

    漏水的屋顶被修好了,破损多年的小区道路修复了,单元楼安上了大门……这是创文以来,澄江磷化小区的住户杨溪感受到的实实在在的变化,环境好了,大家的文明意识也提高了。“楼梯间没有人乱堆杂物,住户都主动给垃圾分类,大家都很爱护这来之不易的环境,尽可能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杨溪说。

    据了解,磷化小区进行了包括楼梯间墙面更新、屋顶防水、门禁系统、给排水等25项改造,而这一系列的改造,每个住户只支付了500元。

    在澄江,享受到这一福利的不只磷化小区的住户。澄江市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涉及90个小区3244户,总投资8000万元,于2018年10月开工。其中涉及81个城市棚户区小区和9个保障性安居工程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目前除云珠小区(海绵示范小区建设)未完工外,其他小区已全部完工。

    民情工作单

    为群众畅通服务渠道

    民情工作单是拥晖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一个特色品牌,通过“点单—派单—亮点—核单”4个环节,为群众提供实打实、心贴心的服务。

    据介绍,群众只要关注澄江县拥晖社区微信公众号,点击党群工作,点开“民情工作单”,点击“点单”,填写所要反应的情况。提交后,后台工作人员就会收到群众反应的问题,并配单给相应的志愿者。志愿者服务队处理后,将问题处理过程和结果反馈在系统里。群众看到后,可对此进行评价。

    民情工作单在服务群众中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自推行民情工作单以来,共开出民情工作单1986张,民情工作单的做法已经在全市推广。

    “以商养厕”

    纾解重建轻管的难题

    2019年,澄江市被列为全省“厕所革命”示范县。2019年至今,澄江累计改造提升城市公厕12座,集镇公厕30座,新建公厕4座,在全省试点县中,率先完成“厕所革命”相关工作。目前,澄江市新建与改造完成的城镇公厕均已全部投入使用,建设密度为7座/平方公里,基本解决主城区居民“如厕难”的问题。

    为遏制公厕重建轻管的难题,澄江创新建管新机制,通过社会招投标形式选择具备条件的法人或自然人对公厕进行经营及管理,充分保证公厕的正常使用,降低管理成本,节约资金,减轻财政后期管养管护负担。目前,仙湖映月小游园、体育运动公园已按照“以商养厕”的方式对公厕开展日常管护管养。

    精细化管理

    使“脏乱差”有效改善

    5月的澄江,道路干净整洁、街道井然有序,城市魅力十足。

    一直以来,澄江市城区非机动车违规占道停放的情况屡禁不止。针对乱停乱放的城市顽疾,澄江采取城管与交警联合执法的方式,流动巡逻、重点时间段治理,集中力量加大对中心城区非机动车乱停乱放问题突出的主次干道进行了全面巡查,通过整治,城区交通秩序得到了有效改善。

    创文至今,澄江共下发行政证据先行登记通知书110份,规范清理占道经营行为3045起。通过整治,出店经营、摆摊设点、无占道修理、占道加工、占道装修、占道储物、店外占道经营摆放、占道洗车等行为已难觅踪迹。此外,当地对户外广告牌的审批、设置统一标准和要求,严把户外广告审批关,确保户外广告规范有序。

    改造后市场

    有“颜值”更有内涵

    始建于1993年的凤麓市场,是澄江创建文明城市,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此前,凤麓市场设施已严重老化,功能布局无序,占道经营、车辆行人混杂、排水设施陈旧、环境卫生差等问题突出。2013年,市场投资700多万元完成了提档升级改造。

    去年创文以来,经过街道办事处、市场管理员的共同努力,市场经营环境不断改善。记者注意到,凤麓市场在3处出入口的醒目位置设有公平秤。市场还设置了10余个爱心摊位,免费给家庭经济困难的人员提供售卖产品。改造后的市场有“颜值”,也有内涵,成为城市文明的一道窗口。

    热心肠的她

    尽己所能给人送温暖

    49岁的郭敏是澄江出了名的“热心肠”。2007年,她家搬到北正街居住,与凤麓敬老院毗邻。对于老人们的孤独,她看在眼里,总想着为他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于是她带着孩子陪老人聊天,给他们捶背、捏脚。郭敏说,自己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看到老人们的笑容,觉得很幸福。

    “人性本善,我希望能唤醒更多人心中的善。”郭敏说,现在她成立的“爱心之家”已有300多名成员。给敬老院老人推背、照相,为贫困地区学生捐献校服、帮生活困难的老师筹款筹物……多年来,郭敏一直坚持做善事,在她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和她一起,尽己所能,给需要帮助的人送去了温暖。

    本报记者 李春丽 摄影报道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