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不设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今天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一出,这句话就在网上刷了屏。 没错,GDP增速目标,这个历年最受关注的经济指标之一,没有出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这个安排乍看觉得意外,细想又在情理之中。首先,要明白此举是在什么背景下作出的。 有何原因?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综合研判形势,对疫情前考虑的预期目标作了适当调整。这个形势,主要是全球疫情蔓延、世界经贸形势带来的未来不确定性很大。 据一些国际机构的预测,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非同凡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将萎缩3%,亚洲则可能遭遇60年以来的首次零增长; ——欧盟委员会5月预测,今年欧盟经济将萎缩7.5%; ——世界贸易组织(WTO)预测,今年全球贸易可能缩水13%到32%。在WTO最新报告中,今年二季度全球货物贸易景气指数继续下挫到87.6,达到这一指数推出以来的最低值。 这么多国际机构集体“看衰”今年全球经济走势,意味着大家必须承认这样现实:这场二战结束以来人类面临最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世界经济可谓是雪上加霜。 有何用意?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教授金李说,我国发展面临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中国经济已经深入融入全球经济,新冠肺炎疫情还在蔓延。在这样的非常时期,各种不确定性夹杂在一起,不设定GDP增长目标,是实事求是、负责任的做法。 如果硬是要设置一个目标呢?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表示,如果贸然设置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或者为了达成目标而采取不切实际的行动,由此可能造成的一系列副作用,更得不偿失。 非常时期当有非常之举。 不提GDP增速具体的量化指标,不代表没有目标,并不意味着不要经济增长,更不是踩着香蕉皮,滑到哪算哪。而是“对疫情前考虑的预期目标作了适当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