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05月27日 星期三
第A03版:聚焦    
       
版面导航

第A01版

第A02版

第A03版

第A04版

第A05版

第A06版

第A07版

第A08版

第A09版

第A10版

第A11版

第A12版

第A13版

第A14版

第A15版

第A16版
2020年05月27日 星期三
将人格权首置于财产权之前
代表委员热议民法典草案:一部以人民为中心的法典


    民法典

    5月26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一部以人民为中心的法典——代表委员热议民法典草案》的报道。

    5月22日,民法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这是民法典立法的最后一环。几代人热切期盼的民法典时代即将来临。

    来自各领域的代表委员告诉记者,民法典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对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激发社会经济活力、更好保护民事权益具有里程碑意义。

    有力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编纂民法典在我国立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当今中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更加迫切地需要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高院院长胡道才说。

    “民法典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全国政协委员、郑州大学法学院教授沈开举说,民法典不仅调整私权主体,也调整公权主体。民法典不仅强调公权力要尊重民事权利、不能侵害民事权利,还要求公权力积极履行保护民事权利的职责。

    进一步激发社会经济活力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黄绮说:“民法典草案合同法编适应了电子商务和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对电子合同订立、履行等作出了规定,以立法形式肯定了电子合同未来发展前景。”

    黄绮认为,民法典草案激发社会经济活力的另一个体现是新增的保理合同。增加保理合同,让企业可以摆脱应收账款的拖累,向保理公司灵活融资。保理公司则依据保理合同的约定,合法且有保障地从事保理业务。此举优化了营商环境,让中小微企业有了灵活的融资渠道。

    以人民为中心,更好保障个人权益

    作为基层民警,全国人大代表、太原市公安局杏花岭分局三桥派出所副所长杨蓉在工作中遇到过不少遗嘱纠纷和老人赡养难的问题。

    “民法典草案继承编明确了老人在财产分配中的权利。规定了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还明确了自然人可以与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该组织或者个人承担该自然人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杨蓉说,“以后老人们遇到不履行抚养义务的儿女,可以通过遗嘱剥夺他们的继承权,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这有利于解决老龄化社会养老难的问题,有助于形成尊老爱老孝老的社会风气、促进家庭和睦。”

    全国人大代表、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陈晶莹认为,正在审议讨论的民法典草案将人格权首置于财产权之前,体现了“先人后物”的立法精神,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人格权受尊重、受保护的法治理念。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