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05月27日 星期三
第A04版:聚焦    
       
版面导航

第A01版

第A02版

第A03版

第A04版

第A05版

第A06版

第A07版

第A08版

第A09版

第A10版

第A11版

第A12版

第A13版

第A14版

第A15版

第A16版
2020年05月27日 星期三
云南如何迈出高质量发展步伐?
全国人大代表和住滇全国政协委员建言献策

    今年,适逢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殊背景下,云南如何贯彻中央部署和要求,应对困难和挑战,迈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步伐?连日来,参加全国两会的在滇全国人大代表和住滇全国政协委员们围绕这一话题,建睿智之言,献务实良策。

    坚定信心  激发内生增长动力

    代表、委员们普遍认为,疫情对云南经济发展的冲击客观存在,但不会改变我省经济长期向好发展态势,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有底气、有信心。

    全国人大代表、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杨洪波认为,近年来,云南经济增速一直高于全国平均增速,且居于全国前列,增长的连续性有望保持。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到云南考察,为云南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当前,省委、省政府持续推动八大重点产业,全力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大力推进“五网”基础设施建设,办成了一大批惠民生、保增长、调结构、增后劲的重大的项目,为云南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扩大有效投资,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即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和重大工程建设)。对此,杨洪波表示,“两新一重”是云南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抓手。近年来云南持续推动“五网”基础设施建设,今年,省委、省政府及时谋划“双十”重大工程,覆盖了包括5G、新一代互联网、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新型基础设施,与中央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路完全吻合。而新型城镇化是云南的一块短板,也是未来经济增长的潜力所在。他说,现在全国城镇化率已超过60%,但云南省城镇化率还不到50%,相差的10个百分点,就是潜力和空间所在。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党委书记杨小平对于如何加大金融对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有着深入的思考。他建议围绕恢复经济健康发展,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充分发挥再贷款再贴现等金融政策的效用;加大金融对居民消费和旅游、餐饮等行业的支持力度,特别要精准对接此次疫情涌现出来的新业态、新服务等新的增长点。针对当下小微企业发展的难点痛点,他建议加大中央财政对弱财政地区的支持,对承诺保持就业岗位的民营、小微企业和重要产业链企业给予征信支持,尽快落实小微企业利息增值税减免优惠,提高政策精准度,降低政策门槛,同时发挥好政府性融资担保的增信作用,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危中寻机  培育发展新动能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继续出台支持政策,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这让全国人大代表、玉溪市市长张德华对数字经济未来的发展更加充满信心。他介绍,近年来玉溪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编制了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实施“12310”发展战略,制定出台了鼓励数字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数字经济规模已经占玉溪GDP的比重20%以上。下一步,玉溪将依托科教创新城和大数据产业园、新经济产业园、智慧城市产业园、智能制造园“一城四园”加速数字经济发展,进一步聚合创新人才、提升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发展、实现产教融合。

    旅游业是丽江的支柱产业,今年受疫情影响大。面对危机,丽江市委、市政府及时研究出台政策措施,千方百计支持旅游行业渡过难关,加快旅游市场回暖复苏。全国人大代表、丽江市市长郑艺介绍,丽江将全面深化智慧旅游,提升“一部手机游云南”建设成效,推动旅游六要素全面智慧化;持续推进品质提升,实施好丽江旅游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主动服务和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加快建设半山酒店;创新开发旅游产品业态,开发短途游产品,并通过一批重大项目和新业态项目建设拉动旅游投资增长。

    产业发展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也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全国政协委员、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政协主席黄丽云在调研中发现,云南民族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还存在短板和弱项,如基础设施滞后、产业链短、销售与市场信息对接不畅、产业人才缺乏等。她建议进一步加大民族地区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支持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冷链物流、电商网络建设和流通体系建设。加大扶持龙头企业到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并用菜单式、项目化等方式培训更多的实用技术人才,为民族地区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提供人才保障。

    夯实基础  提升发展成色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面对外部环境变化,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全国政协委员、台盟云南省委主委、云南省台联会长杨晓红认为,当前推动我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跨境物流合作是实现我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重要桥梁,也是打通“一带一路”建设在南亚东南亚国家落地生根的“最后一公里”。

    她分析,当前我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跨境物流发展面临着国际物流通道和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跨境直达运输试点企业境外投资限制条件多、我国与周边国家开放政策不对等问题。对此,应进一步完善我国口岸通关与物流枢纽建设,形成集成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管道等物流方式融合的国际多式联运,以跨境直达运输推动跨境运输市场双向开放,打造区域跨境物流中心。同时要提升跨境物流运输和运营能力,建立与周边国家跨境物流合作协调机制,并完善我国跨境贸易和跨境物流金融保险服务等,促进我国跨境物流健康成长。

    “消费方式的改变对物流体系建设提出更高要求,把昆明打造成区域性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很重要。”全国人大代表、昆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拉玛·兴高认为,南亚东南亚市场消费潜力大、我国的跨境电商呈现井喷式发展、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具备较好条件实现对南亚东南亚国家市场的全覆盖,建议国家层面对昆明打造区域性国际航空货运枢纽给予支持。

    路网建设对经济发展也至关重要。全国政协委员、普洱市总工会副主席何春建议对农村公路给予更多关注和更大投入。她认为,农村公路要建好,需群策群力齐抓共管。对于目前存在的短板,要从细处着手,围绕提高通行便利度、通行安全、通行满意度等进一步改良现有农村公路网。同时结合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战略布局,规划先行,科学施策,进一步提升通行能力和服务能力,补充完善农村地区公路网。

    本报记者 郎晶晶 瞿姝宁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