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昆明市滇池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举办2020年“走进昆明排水 共护城市良心”主题公益宣传活动,30余名市民开启城市排水科普之旅。记者从昆明排水设施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了解到,今年排水公司负责管养的排水管(渠)长度达到4473.4公里,防汛抢险时的移动抽排能力已经提升至每小时7.5万立方米。 去年,排水公司完成管渠清淤2678.7公里,检查井清淤63096座,雨水井清淤39195座,更换检查井盖井圈2719个、雨水篦子篦框1707个。“自昆明市全面实施主城公共排水设施‘一城一头一网’管理运营模式以来,排水公司负责管理运营范围拓展到五华、盘龙、官渡、西山、度假、高新等区域,服务面积达到312平方公里,管理的排水管(渠)长度达到4473.4公里,排水泵站98座。”昆明排水设施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雨季来临前,排水公司已经组成一支500余人的防汛队伍,移动抽排能力从去年的4万立方米/小时提升至7.5万立方米/小时。 活动现场,市民代表先后参观了海明河调蓄池、土堆泵站等城市排水设施。目前,昆明主城建有17座调蓄池,调蓄规模21.24万立方米,可有效收集43.75平方公里老城区雨污合流水。调蓄池通常设置在易发生溢流的区域周边,雨季来临时,调蓄池可以将污水处理厂暂时无法吸纳的雨污水收集并暂时储存,等到污水处理厂能够处理时,再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置。 在参观土堆泵站等过程中,工作人员展示的管道CCTV电视检测车吸引了众多市民们的注意。现场只见工作人员将安有4个轮子的管道CCTV机器人放入下水管道中,检测车上操控台的显示器上便会清晰地显示出管道内的情况,在工作人员的操控下,小小的管道CCTV机器人不断向前推进,管道内的情况也逐一呈现。“管道CCTV机器人可以360度无死角检测管道内的情况,并以图片、视频等形式传送至操控台,即使人不进入管道,也可清楚掌握管道内淤积、破损等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本报记者 孙琴霞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