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05月28日 星期四
第A08版:关 注    
       
版面导航

第A01版

第A02版

第A03版

第A04版

第A05版

第A06版

第A07版

第A08版

第A10版

第A11版

第A12版

第A13版

第A14版

第A15版

第A16版
2020年05月28日 星期四
祝贺登顶致敬勇士
人类首次在珠峰峰顶开展重力测量提高珠峰高程精度




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向珠峰峰顶挺进


27日凌晨,8名队员向顶峰进发。


队员在绝壁险峰中行进


测量队员在峰顶竖立觇标,安装GNSS天线,开展各项峰顶测量工作。

    60年前,中国人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

    2005年,中国再测珠峰,其岩面高度为8844.43米。

    45年前的5月27日,中国人首次将觇标带至峰顶,测得高度8848.13米。

    2020年5月27日11时整,中国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队员登顶“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再为珠峰“量身高”。世界最高峰峰顶上,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这座6500万年前从海底隆升而成的喜马拉雅山脉主峰,时隔15年后再次迎来中国测量队伍。

    5200米

    珠峰登山大本营,海拔5200米。

    这是6个登山营地中最大的一个,也是所有攀登活动的起点。人们在这里送登山队出征,也在这里等他们凯旋。

    5800米

    从大本营徒步四到五小时,便到了海拔5800米的过渡营地。这是大本营和前进营地间的过渡站。

    6500米

    再徒步约五小时后,便来到了6500米的前进营地。沿途绵延的绒布冰川是对眼睛的犒赏,但终点处这片“魔鬼营地”,也让大多数登山者的身体如临地狱。由于地处山坳,空气流通不畅,这里通常是登山者攀登过程中高原反应最严重的一个营地。

    7028米

    一些登山者在这里会耗费大量体能,而7028米的一号营地则是他们休息的场所。登山者在这个营地可开始使用氧气。再向上攀登,登山者将登上东北山脊,也将暴露在珠峰骇人的大风中。

    7790米

    闯过大风口,路线进入冰岩混合的地带,海拔7790米的二号营地出现在一片斜坡之上。大风是这个营地的特色,气温也可低至零下20摄氏度以下。登山者必须时刻小心,防止冻伤。

    8300米

    走出二号营地,登山者向峰顶前的最后一个营地——海拔8300米的突击营地进发。大多数登山者在这里都睡不好,除了高原反应,冲顶一般需要凌晨出发也是原因之一。因珠峰峰顶中午和下午容易变天,登山者一般都选择凌晨和早晨登顶,以便给下撤留足时间。

    登顶

    接下来,还有最后一道“鬼门关”——横切路线,一段仅能供一人通过的岩石绝壁。通过后,峰顶便近在眼前!

    8名队员竖立觇标 安装GNSS天线

    在覆盖冰雪、面积不足20平方米的峰顶斜面上,8名身穿红色衣服的队员开始竖立觇标,安装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天线。

    同一时刻,地面6个交会点对峰顶觇标进行交会观测。

    这次,峰顶GNSS测量首次依托中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人类首次在珠峰峰顶开展重力测量,提高珠峰高程精度。

    “此次测量任务中,大量装备国产化,可靠性、精度等都比2005年有质的提高。”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队长李国鹏说,准确收集各项数据,也为人类了解、保护珠峰贡献专业力量。

    珠峰地处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边缘的碰撞挤压带上,地壳运动活跃。

    “准确测量珠峰高程有利于分析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高程变化。”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高登义说。

    早在300多年前的清康熙年间,中国人首次测绘珠峰,并定名“朱母郎马阿林”。“朱母郎马”藏语意为第三女神、“阿林”为满语“山”之意。

    “珠峰任何显著变化都对全球地学、生态等领域研究有重要指示意义,并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在珠峰前进营地的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副总工程师陈刚说。

    完成了测量任务 队员准备下撤

    5月6日,登顶测量正式启动,因天气原因两度推迟冲顶计划。

    27日,秉持科学筹划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登顶队员战胜了极高海拔区域降雪、大风等艰险,成功登顶。

    按计划,峰顶测量完成后,测绘人员将对多种结果进行分析、比对、检核,最终公布高程数据。

    “指挥部,我们完成了测量任务,准备下撤!”

    13时30分许,步话机里传出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队长次落的声音。

    队员在峰顶停留了150分钟,其间还开展了峰顶雪深和气象等测量,创造了中国人在珠峰峰顶停留时长新纪录。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世界屋脊又一次见证了中国人不懈探索和笃定前行的坚韧。

    意义

    实现技术创新突破

    中国登山协会主席李致新接受了记者专访,他为登山队员们不畏艰辛、永不放弃的登山精神喝彩,更为登山运动和我国高程测量科考工作的紧密结合而骄傲。

    曾于1988年登顶珠峰的李致新指出,2020年登顶珠峰和以往有所不同,有三重特殊意义。

    “这不仅仅是一次登山活动,最重要的是和国家科考工作紧密结合。虽然中国登山队在1975年和2005年也做过登山测量工作,但今年我们和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联手重测珠峰高度,实现了技术的创新和突破——现代科技的发展,先进仪器和大数据的研发应用为我们更加准确地测量珠峰提供了条件,让我们可以更准确、更科学地向世人展示测量结果,也让我们对珠峰有更加深刻清晰的认知。”

    “中国登山队以后会在攀登高峰的过程中继续和其他领域的科学工作者密切合作,对新科技、新产品、新材料等方面做出新探索,做出登山人应有的贡献。”

    “今年正好是中国人首次登顶珠峰、人类第一次从北坡成功登顶珠峰的60周年之际,让这一次登顶珠峰意义非凡。”

    李致新表示,今年登顶珠峰困难重重,经过了三次冲顶,才于27日取得成功。“中国登山运动自从开创以来,共有24位勇士长眠于雪山,还有一些登山运动员冻伤致残。登山前辈们当年历经的艰险远非我们现在所能想象,今天我们的年轻一代用实际行动向前辈们致敬,这对我们是鼓舞,我们坚信登山精神能够薪火相传。”

    “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每个登山人都要继续坚持和传承登山精神,发扬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为实现伟大祖国的中国梦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这对我们每一个登山行业的工作者都是鼓舞和鞭策。”李致新说。

    登顶之路

    6次测绘

    1966、1968年

    国家测绘总局和中国科学院合作,两次组队首次对珠峰高程进行测定,据自然资源部消息,这两次测量未在峰顶树立测量觇标,也未测量峰顶冰雪厚度,高程未公布。

    1975年

    7月23日,中国测绘工作者精确测得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程为8848.13米(已减去积雪厚度0.92米)。

    1992、1998年

    分别和意大利、美国合作复测,两次测定均未对外公布珠峰“身高”。

    2005年

    新一轮珠峰高程测量启动,首次在珠峰高程测量中尝试测量峰顶冰雪高度,测得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为8844.43米。

    网友祝贺

    少春:祝贺,英雄们登顶成功。

    简约不简单:攀登的过程也许漫长,但巅峰的风景是值得的。

    雁南飞: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在珠穆朗玛峰顶,多么壮美的画面!

    赵一方:山高人为峰!致敬勇士们!

    六六顺:祝贺中国登山队员和相关工作者,你们太伟大了,中国的骄傲。

    网友520:终于等到这一天,向登山队员致敬。

    本版文图据新华社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