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06月02日 星期二
第A08版:聚焦    
       
版面导航

第A01版

第A02版

第A03版

第A04版

第A05版

第A06版

第A07版

第A08版

第A10版

第A11版

第A12版

第A13版

第A14版

第A15版

第A16版
2020年06月02日 星期二
多校学生六一新玩法
打太极拳 云上展演
多校学生六一新玩法


春城小学




弹弹珠
纸飞机
拍万宝
打弹弓
新华社发


红旗小学

    6月1日,孩子们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节日。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昆明多所小学举行了入队仪式、艺术展演、游园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时,一些学校也别出心裁,通过开展学打太极拳、颁发奖学金等活动,给孩子们送上了一份特殊又有意义的六一节礼物,欢度六一。

    “超龄儿童”最后的倔强

    纸飞机大战

    收红包……

    80后怀旧玩具集合、90后怀旧零食大礼包……打开购物网站,从商家的各类产品和营销已经不难看出,儿童节不再是儿童的专属。虽然不少孩子在质疑:“成年人不是应该上班挣钱?为什么要过我们的节日”,但是“大儿童们”依然在六一儿童节这天乐此不疲地过节。心理专家说,成年人过儿童节的行为是有积极意义的,就像忽然停下来去重新思考人生一样,更有可能从中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

    特殊的礼物

    教孩子们打太极拳

    6月1日,“迎接少代会,争做好队员——春城小学教育集团三校区庆六一暨强健体魄练好太极拳少先队主题活动”在春城小学大观路校区举行。大观路校区、金域校区、新闻路校区近300名学生齐聚操场,其余学生在教室里通过直播参与。

    活动上,孩子们通过视频了解了太极知识。春城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魏晴和体育老师们在云南警官学院教授、云南武协副主席李德祥的带领下,一起为大家展示了健身气功八段锦和太极拳八式。随后,现场全体学生用抱拳礼向老师们问好,部分学生带来了太极拳表演。

    魏晴介绍,疫情不仅让师生反思感悟身体的重要性,也让体育课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太极拳不仅能强健体魄,还能修身养性。孩子们从小学会这项技能,可以终身受益。崇文尚武,是中国孩子成长的重要目标。通过老师们和武术队学生的展示,让孩子们对太极、武术产生敬畏,也让孩子们树立志向、用心学习;金域校区学生的表演,让孩子们对练好太极拳更有信心;通过向老师行抱拳礼,宣扬中国尊师重道的传统文化。此次活动之后,春城小学教育集团将在全校体育课教授太极拳,让孩子们好好学习之外还要好好习武,这也是给孩子最好的六一礼物。”魏晴说。

    别样的节日

    特殊时期线上云上展演

    各校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陪孩子们度过一个难忘的六一节。金康园小学为2019学年上学期“梦圆金康奖学金”获得者颁奖,并让获奖学生在签名墙上留下印记。学校也为学生们特别设置了六一礼物抽奖环节,一等奖奖品是金康吉祥物,二等奖奖品是金康纪念水杯,三等奖奖品是金康纪念笔记本。

    由于疫情影响,昆一中附小别出心裁,用新颖别致的方式为全校师生献上一场特殊的“云上”艺术展演,与大家一同欢庆六一。近日,该校将各班同学准备的节目录制成像,并于6月1日在学校进行播放,让全校师生通过云端参加“童心向党·阳光下成长”第四届学生艺术节展演暨庆六一活动。歌舞、情景剧、时装秀、经典诵读剧等节目赢得了阵阵掌声和欢笑声。

    中华小学西山学校开展的六一节庆祝活动,分为新队员入队和游园活动两部分。活动中,各班级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游园活动。老师们精心策划了各种各样的小游戏,多才多艺的小演员们快乐地舞蹈歌唱。每个孩子都在游园活动中充分展现了自己,也与老师、同学们一起度过了快乐的六一节。

    在西山区碧鸡观音山中心学校,孩子们同样在六一节收到了特殊又温暖的礼物,云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云南领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为孩子们捐赠图书,举行了“领读志愿者·希望图书室”授牌捐赠仪式。此外,观音山中心学校还给孩子们每个班准备了一个蛋糕,以班级为单位庆祝六一。

    庄重的仪式

    系上红领巾加入少先队

    戴上红领巾,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是许多一年级学生最期待的事情。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昆明许多小学举行了新队员入队仪式。

    上周五,红旗小学靖国校区举行了“迎接少代会,争做好队员”——2020年红旗小学新队员入队仪式。在老师和同学们的见证下,该校一年级462名同学加入少先队。老队员为新队员们系上了红领巾,学校还为每一名加入少先队的学生精心制作了入队纪念卡。同学们可以在卡片上贴上照片,写下自己的名字、入队时间等,上面还有校长寄语和家长寄语。

    昨日,大观小学迎来了少先队新队员入队仪式暨“六一”庆祝活动。为了让新队员更深入地了解少先队的历史和知识,学校大队部设计了队前培训。大队委制作少先队知识PPT,利用午休时间,来到一年级弟弟妹妹面前,宣讲少先队的光荣历史,讲述自己和红领巾的故事,教给弟弟妹妹正确佩戴红领巾的方法。入队仪式上,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们手捧着鲜艳的红领巾,郑重地为一年级的新队员系上,新老队员互敬队礼。

    联盟小学“迎接少代会·争做好队员”庆六一活动也在少先队入队仪式中拉开帷幕。一年级的新队员们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新入队的队员们在庄严的队旗下进行宣誓,新老少先队队员齐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本报记者 李思家 摄影报道

    结婚后还收到妈妈的儿童节红包

    这个六一儿童节,昆明市民杨桃收到了妈妈送的节日祝福——一个微信红包,让她心里一下子感到很温暖。

    在杨桃印象中,以前,每年春节、生日的时候都会收到父母的礼物,这是第一次在六一儿童节收到礼物 。

    今年是她毕业后工作的第四个年头,也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才真正体会到生活里的酸甜苦辣。虽然父母也在昆明,但平日里相聚的时间毕竟有限,很多时候还是挺想念爸爸妈妈的。平时生活工作中压力较大、内心苦的时候,总想着回家看看爸爸妈妈,跟他们要一个温暖的抱抱。

    “这个红包让我觉得,无论自己在社会上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回到父母身边依然还是那个最让父母疼爱的女孩。在他们的眼里,我永远都是那个他们需要用心去呵护成长的孩子。”杨桃说,很感激父母,他们无私的爱,让她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保留一点孩子气,还能做那个可以撒娇的孩子。

    娃娃机抓玩具 弥补童年的遗憾

    对于成年人来说,儿童节是追忆童年的一个节日。“关于儿童节,最深刻的记忆是在小学四年级以前。那时候,学校每年儿童节都会举办游园活动,然后我们通过做游戏来换取糖果,投篮球、夹弹珠、跳绳等等,晚上还有晚会,活动真的丰富多彩。”回忆起幼时的儿童节,今年25岁的王琦说。在她的记忆里,儿童节当天是属于孩子的,从早上到学校开始就有一系列的活动,但记忆最深刻的还是吃到糖果时的开心。

    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是周一,王琦在周末就和朋友们一起提前“庆祝”了。“本来我们约的是六一当天一起吃饭,但是其中一个朋友有事,我们就挪到了周末。”王琦说,除了和很久没有见面的朋友一起吃饭,一群人还在商场里玩了一会儿,娃娃机抓毛绒玩具、玩具店试玩玩具……“看着小朋友的父母带着他们来买礼物,心里还是羡慕的,毕竟那个时候的我们没有收到过儿童节的礼物。”

    “我觉得长大了,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后,可以借着儿童节的机会,弥补一下自己童年的遗憾。”王琦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时期的天真和快乐显得弥足珍贵。“儿童节带给孩子的是什么?是快乐啊。虽然我们已经不再年少,但是寻求快乐的心依旧在,无论你现在几岁,只要能获得快乐,就可以过儿童节啊。”

    今年是王琦步入社会的第二个年头,虽然刚参加工作,但已经体会到了成年人的不易,“特别是工作后受到委屈与压力一层又一层的叠加,感觉已经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了,难得有一个放松的机会,肯定要抓住。”王琦说,她认为借着儿童节的名,给自己适当地放松一下,消解一些生活压力、工作压力何尝不可。

    百余位老人六一玩得很“嗨”

    戴上红领巾,折个纸飞机,参加游戏还能赢得一个棒棒糖……6月1日上午,盘龙区助老之家里一派欢乐的声音,百余名老年人在这里过起了快乐六一。

    一曲大合唱《国歌》后,戴着红领巾的大爹大妈们玩起了纸飞机大战,大家拿出看家本领,比拼着叠纸飞机技术,看谁的飞机飞得更远,小小的游戏让大爹大妈们乐在其中。分享童年故事环节则勾起了老人们无尽的回忆,纷纷感叹当下的幸福时光。参加活动还可以赢得小奖品,一根孩子们最爱的棒棒糖,也让老人们当了一回孩子。

    “人们常说老小老小,这一天老人们就像孩子一样,也过了一把孙辈才过的儿童节。”盘龙区助老之家负责人姜其军说,往年他们都会在六一儿童节这天组织丰富多彩的游园活动,今年受疫情影响只有100多位老人参加,往年人数都在200人以上。当天,他们根据主题设置一些有趣的小游戏,让童心未泯的老人们,在游戏中回忆过往、重返童年。

    专家

    成年人过儿童节

    是对潜意识渴望的满足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马云涛分析,成年人之所以热衷于过儿童节,实际上是借着节日的契机,对潜意识渴望的满足。

    “每个人的成长轨迹都是从儿童到成人,而儿童时期恰恰是每个人人格和性格构建的重要时期。”马云涛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儿童时期享受到的都是被照顾的舒适感、愿望得以实现的满足感,以及被保护的安全感。而随着年龄的成长,更多时候成年人所体验到的是责任、要求和丧失,我们的需要往往更多的是社会、团体、家庭和他人的需要。即使生活中因为物质满足或者事业成功带来的快乐,也掺杂了很多“他者的需求”。快乐不再像儿童时期一样,是完全属于自己的。曾经拥有的“全然”的快乐消失了。因此,对于大多数成年人来说,“再次成为孩子”实际上是对潜意识渴望的满足,之所以选择过儿童节这个特殊的节日,是为了让自己的“退行”(行为退化)显得合情合理。

    在马云涛看来,成年人过儿童节的行为是有积极意义的,就像忽然停下来去重新思考人生一样,更有可能得到幸福感和满足感。从另一方面来看,要想长久获得这样的幸福和满足感,有助于推动成年人不断重新审视自己的需求,并认清需求的动机是来源于他人还是自身。“成年人过儿童节的行为,更像是一种象征层面的行为,这背后隐喻的还是一种内心的渴望和自我的修复。”马云涛说。

    本报记者 孙琴霞 罗宗伟 宋金艳 杨质高 摄影报道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