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仝卓改应届生身份,还是山东这两起冒名顶替上学案,背后都存在一连串的违法违规操作利益链。本该制度规范严密的招生环节,出现任何可以打通的环节,隐藏任何可钻的漏洞,对考生和他们的家庭而言,被偷走的都不仅仅是一个上学的梦想,更是改变一家人命运的机会。 以仝卓自曝改应届生身份一案为例,当地公布的处理结果为仝卓高考成绩无效,毕业证被撤销,继父等12人被处分。媒体对此评论称,人生乱“开挂”,早晚会“爆炸”。 诚如所言,在“仝卓案”中,“爆炸”的不只是他一人,还有为其利益上下奔走,践踏社会规则,无视高考公平的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当地纪委监委对此事的通报,细致还原舞弊案件始末,拔出萝卜带出泥,所有利益链条上的相关人员无一逃脱惩处,彰显了对高考舞弊案件零容忍的态度,重申高考公平红线不可触碰。 山东冠县“农家女被顶替上大学”和聊城冒名顶替上中专事件,目前冒名者均已受到相应处分,但事件调查绝不能止步于此。应当以“仝卓案”为鉴,一竿子“查”到底,厘清事件全流程上的每一个机构、个人,查清所有违规违纪操作,给当事人一个交待,还公众一个明白。 以案为鉴,以人为鉴,教育公平底线不容践踏,任何违规操作,终将自尝恶果。严守招生公平的底线,彻查舞弊“旧案”,才能对得起莘莘学子十年寒窗的付出,维护人们对公平正义的信仰。 据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