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06月30日 星期二
第A14版:时评    
       
版面导航

第A01版

第A02版

第A03版

第A04版

第A05版

第A06版

第A07版

第A08版

第A09版

第A10版

第A11版

第A12版

第A13版

第A14版

第A15版

第A16版
2020年06月30日 星期二
直播带货在规范中才有生命力

    本报评论员 杨质高    

    直播带货这种新兴的网络销售模式需要相关部门、主播、商家和消费者的共同呵护,只有在规范中才能发展得更好,才能具有旺盛生命力。

    直播带货,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出现之后蓬勃发展,网红直播带货、明星直播带货、企业CEO直播带货、官员直播带货,甚至还有80岁老奶奶直播卖杏。疫情暴发以前,人们可以到商圈、商场等场所逛街、购物、玩耍;疫情暴发后,这种外出消费的方式受限了,在手机、平板等载体上收看直播从而购物消费丰富了居民消费生活、活跃了消费市场。

    然而,据人民日报客户端29日的新闻《直播带货调查:有消费者用券被无故“砍单”,买假却投诉无门》报道:“为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人民日报新媒体于6月16日上线全国直播电商投诉平台。截至目前,平台累计收到了近2000条各类投诉信息。直播商品质量差、涉嫌假冒伪劣等投诉占比超过半数,商品被无故或恶意取消订单的问题也是造成消费者不满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个数据对于直播带货这种新兴商业模式来说,无疑是个重大的负面。直播带货之所以火爆,除了能满足人们购物方式改变的需求,以及人们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心之外,更重要的是主播所自带的公信力、商家和商品的品牌力、消费者的薅羊毛心理。如若直播带货仍继续野蛮生长、不自我约束,“夸大其词”“信口开河”“胡言乱语”“假货太多”“鱼龙混杂”等问题继续放大,离被人们抛弃也就不远了!

    直播带货要想发展得更好、走得更远,首先主播和商家就得坚持以质量立身,不能“涸泽而渔”,只追求短期利益。主播在选择带货时,要对商品质量进行把关,只与正规商家、三有产品进行合作,不能为质量不过关的产品“背书”。直播前要做足功课,细读产品的使用说明,对产品效用有所了解,直播中不能盲目夸大产品功效、适用人群,误导消费者。

    其次,商家要坚持质量就是产品的生命力。从源头上把控产品的质量,杜绝伪劣产品,杜绝虚假宣传,不能为了一时的销售业绩恶意刷单。

    对于消费者来说,不能被薅羊毛的心理牵着走,要从自己的需求出发理性消费,不要头脑发昏买了一大堆于己无用的商品,羊毛没薅成反而浪费了辛苦挣来的血汗钱。

    最后,也是更重要的,有关部门要尽早介入,制定直播带货的相关规定,规范主播行为和商品质量,畅通投诉渠道。好消息是,由中国广告协会制定的《网络直播营销行为规范》将于7月1日正式施行。这是国内第一个出台的关于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的专门规范,该《规范》要求网络直播营销活动应当全面、真实、准确地披露商品或者服务信息,依法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严格履行产品责任,严把直播产品和服务质量关。商家应当依法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积极履行自身作出的承诺,依法提供退换货保障等售后服务。

    当然,消费者协会也应研究直播带货中出现的问题及新情况,有针对性地完善投诉渠道和所需要的材料,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利。

    直播带货这种新兴的网络销售模式需要相关部门、主播、商家和消费者的共同呵护,只有在规范中才能发展得更好,才能具有旺盛生命力。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