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鱼到底还能不能吃?新冠病毒在零下20℃可存活20年?薯片生产厂区出现感染者近期不要吃了?6月科学流言榜昨日发布,4条疫情期间的“流言”上榜。每月“科学”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 1 疫情期间北京自来水加大氯气注入量? 流言:疫情非常时期,自来水处理过程中,在允许的范围内加大了氯气注入量。请大家在用水时,特别是烧开水、煮饭用水前把水提前接出来,最少静置两小时以上再用。 真相:根据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自来水出厂水余氯应保持在0.3-4毫克/升之间。目前,北京市自来水集团各水厂出厂水余氯控制在0.4-0.9毫克/升之间,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内。 自来水中略带氯味属于正常现象,不影响健康,更无需“最少静置两小时以上再用”。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生产的自来水完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公众可以放心饮用。 2 三文鱼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无法食用? 流言:此次北京再度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主要原因就是通过检测发现三文鱼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因此现在的三文鱼已经无法食用。 真相:根据目前研究,鱼类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很低。首先,新冠病毒主要存活在恒温哺乳动物体内,而鱼类是变温动物,两者细胞基因环境相差太远,病毒极难通过鱼类宿主的细胞转移至人体细胞;其次,新冠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是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而三文鱼作为一种鱼类,没有肺,不存在飞沫传播的生理条件。 三文鱼“携带”冠状病毒和蝙蝠“携带”冠状病毒是两码事,三文鱼的“携带”准确地说是沾染,是被污染的;而蝙蝠的“携带”是它成为了病毒可以共生的宿主。目前冠状病毒已知的宿主都是哺乳动物,三文鱼体内携带冠状病毒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对于公众而言,建议暂时不要吃生鱼片、半熟牛排之类没有经过充分杀菌的食物。蔬菜、肉类一定要烹熟食用,新冠病毒怕高温,在56℃时30分钟就会被杀死。避免生熟混合、把食物做熟是最佳办法。 3 零下20℃新冠病毒可存活20年? 流言:李兰娟院士说:新冠病毒特别“不怕冷”,在零下4℃可以存活数个月,在零下20℃该病毒可存活20年,这就是新冠病毒几次都在冷藏食品较多的海鲜市场被发现的原因,因为病毒完全可以被跨国转运。 真相:6月20日,李兰娟院士团队对这一报道做出回应:该报道信息不完全准确,与李兰娟院士本人观点不符,对公众造成较大误解。 6月19日,在杭州海关举办的抗疫经验交流会上,李兰娟院士就海关如何在进出口物资检疫检测环节加强新冠病毒的排查给出建议和看法。其中,在说到冷链运输环节的疫情防控时,李院士表示:一般情况下,病毒在冷链上能较长时间存活。在我们已知并掌握的病毒中,处于4℃左右可以存活3-6个月以上,零下20℃以下可以长期存活达20年左右。不同的病毒存活时间也不一样。新冠病毒是一个新的病毒,从出现到现在才8个月,对它的认识及耐低温能力尚需进一步研究。 4 薯片生产过程中可传播新冠病毒? 流言:一家食品企业的薯片生产厂区被通报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这意味着厂区生产的薯片可传播新冠病毒。薯片已不安全,公众近期不要吃薯片。 真相:这次受到疫情影响的工厂虽然有员工感染新冠病毒,但可以保证薯片产品的安全。产品加工过程均要经过高温热处理工序,结合严格的GMP管理体系和实践,病毒在整个产品供应链过程中存活的可能性为零。 高温加工是食品生产环节中消杀微生物的重要方式,即便土豆等原材料沾染了少量病毒,经过高温加工也很难存活下来。 通常来说,油炸类食品的加工温度大约会达到170摄氏度左右,非油炸类膨化食品的加工温度也会有130摄氏度上下。在这个温度下一般微生物很难存活下来,无人接触的食品自动化生产和包装流水线,也基本可以避免食品在这些环节被人为污染。 虽然包装食品在生产包装等前置环节中很难被病毒污染,但在后期运输以及商超销售,还有快递员配送的过程中,确实也存在着食品外包装被病毒污染的可能。因此,市民在购物或签收快递时,应该做到科学防护避免被病毒感染。 本报记者 杨质高 实习生 刘圆莉 ■话题延伸 新冠病毒对哪些人更凶险 据德国之声电台网站6月26日报道,研究机构“全球健康平等”的数据证实,在超过20个国家中,女性感染新冠肺炎的比例虽然与男性相当,但是男性感染者的症状通常更严重,死亡率也更高。 男性感染者最危险 报道称,当然,患者过去的病史也是相关因素。例如男性比女性更常罹患心血管疾病,因病致死的比例也高于女性。此外,年龄结构也具有决定性:根据德国罗伯特·科赫研究所的研究,直至70到79岁的所有年龄段中,男性的死亡率至少是女性的两倍。在接下来的年龄段中死亡比率较为平均;而90到99岁的年龄段里,男女死亡比率则出现反转,女性高于男性。主要原因可能在于高龄的女性人口多于男性。 报道称,相比之下,女性的免疫系统更强于男性。因为女性体内的女性荷尔蒙雌激素能激发免疫系统,更快速且大规模地抵抗病原体。男性的睾丸激素则会抑制人体的自我防御。 病毒学者指出,从其他病毒引发的病症如流感或一般感冒都能看出,女性的免疫系统对于病毒感染的应对速度及强度基本上都高于男性。如此说来,人们口中的玩笑话“男流感”实际上确实是有科学根据的。 女性免疫系统较强 报道认为,女性虽然免疫系统较强,却也更常罹患自身免疫性疾病,即免疫系统反应过度导致自身细胞受到攻击——这也是新冠病毒的可能并发症之一。 此外,病毒学家指出,基于“基因因素”女性享有更大的优势。因为“一些与免疫有关的基因,例如负责识别病原体的基因,存在于X染色体上”。由于女性拥有两条X染色体,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所以女性较占优势。 孩童症状相对轻微 报道还提到,出乎意料的是,儿童并不是新型冠状病毒的高风险群体,多数感染新冠肺炎的孩童症状比成人轻微,而且有不少人毫无病症。自疫情暴发以来,德国的病亡人数累计达8882人,其中只有3人不满18岁。 研究人员至今未找到充分的解释。医疗人员认为,幼童的先天“非特定系统”发挥了功效。胎儿会从母体内获得初步的免疫抗体,新生儿则从母乳里得到特定的抗体保护。 至于儿童感染新冠肺炎后感染力是否与成人相同,仍是有待研究的课题。一份广受讨论的研究报告指出,在儿童咽喉中发现的病毒数量与成人相同。其他的国际研究也得出相同的结论。 不过咽喉中的病毒数相同并不能成为感染力相同的佐证。四个专业协会的儿科医师和卫生专科医师曾经发表了一份声明称,由于感染新冠病毒的儿童病症较轻微,例如不太有咳嗽的症状,被其感染的人数可能相对较少。据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