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巧巧 云师大附小文林校区五(9)班 那是一个星期四下午,我和姥爷走在回家路上,路过小吉坡的时候看见两位工人在推一个装满铁架的三轮车。 他们皱着眉头,用布满老茧的手艰难地推着小车,一个在前面拉,一个在后面推。他们拼命使着劲,头上的青筋鼓了出来,仿佛要爆炸一样。小车的轮子被压得扁扁的,发出吱吱的声音,仿佛在严正地抗议,“太重啦、驼不动啊……”任凭两位工人怎么使劲,小车就是纹丝不动。 小吉坡是“翠湖13坡”最陡峭的坡之一。虽然各具特色的十三坡像毛细血管一样,连接着翠湖的大街小巷,为大家的通行提供便利,但也因坡陡给运输带来了麻烦。 看到这一切,姥爷急忙上前帮忙,我立刻跑上去也想帮忙。可是回头一想,我是小朋友,姥爷也是快70岁的老人了,加上我们这一老一小的力气,没法帮忙把小车推上陡坡。于是我赶紧跑到路边寻求路人帮忙,先请来了一位穿工装的叔叔,很快,又请来了两位大学生,一个小男孩看到后也跑来了。大家齐心协力,一起喊着:一、二、三……小车的轮子终于动了,缓缓地被推上了坡! 两位工人为大家这突如其来的帮助感激不已,他们擦着额头上的汗滴,露出憨厚的笑容,不停地说“谢谢、谢谢”! 看着他们的笑脸,我心想,创造和谐社会,就是需要大家都有这种“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精神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