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07月17日 星期五
第A12版:关注    
       
版面导航

第A01版

第A02版

第A03版

第A04版

第A05版

第A06版

第A07版

第A08版

第A09版

第A10版

第A11版

第A12版

第A13版

第A14版

第A15版

第A16版
2020年07月17日 星期五
李红艳
身残志坚弱女子 脱贫致富“领头雁”

    走进开远市兴隆养殖专业合作社,一名稍显消瘦的女子正在与两名前来咨询的农户介绍着养殖五黑绿壳蛋鸡的市场前景与合作事宜。而谁能想到,眼前这位看上去精干的女子,竟是一名患慢性肾炎10余年,身体有肢体三级残疾的人。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她带动了8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7户残疾户和190户困难群众增收致富。她就是开远市兴隆养殖专业合作社创始人——李红艳。

    2010年,在羊街集镇上从事摩托车修理和太阳能销售的李红艳夫妇“心血来潮”,关了生意红红火火的修理店,开始养殖獭兔。经考察后,李红艳夫妻俩拿出积攒下的10万元,向信用社贷款10万元,就搞起了养殖。但由于开远气候炎热,獭兔总是掉毛,还容易生病。两年后,夫妇俩用15万元买了一个“明白”:养殖獭兔行不通。夫妻俩又决定养殖波尔多山羊。李红艳说服父母帮她到信用社贷款10万元,自己找亲戚朋友借了几万元,引进了80多只波尔多山羊开始养殖。一年不到,就开始赚钱,李红艳说,感觉这次路走对了。

    为发展壮大养殖业,李红艳夫妇成立了开远市兴隆养殖专业合作社,带领群众一起走上养殖致富的道路。201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李红艳了解到养殖五黑绿壳蛋鸡投资少,见效快,市场前景好。李红艳夫妇又打上了养殖绿壳蛋鸡的主意。

    由于有养羊的成功经验和养兔的失败教训,这一次,李红艳的养鸡之路顺风顺水。第一批鸡引进了1200只,半年后净赚2万多元。第二批养殖了5000多只,净赚了10多万元。在致富的道路上一直得到残疾人创业政策扶持的李红艳,决定帮助和带动更多的残疾人和贫困家庭脱贫致富。

    2016年,李红艳带动了10多户群众发展养殖。2017年,李红艳夫妇卖掉山羊,专心发展五黑绿壳蛋鸡的养殖,并注册了自己的品牌商标“石围城”牌农产品。2019年,李红艳的兴隆养殖专业合作社成员发展到了132户,绿壳蛋鸡养殖发展到了8万余只,年产鸡蛋600余万枚、出栏活鸡3万余只,销售收入1200万元,实现利润150余万元。

    为了让跟着她一起养绿壳蛋鸡的农户少走弯路,2015年以来,李红艳通过全程技术指导、与社员签订保底收购协议、定期开展培训、免费赠送饲料等举措让困难群众吃上了“定心丸”。羊街乡杨柳村委会永家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何成兴就是跟随李红艳养殖绿壳蛋鸡的农户之一。在养鸡之前,何成兴家的全部家庭收入来源主要是靠种植的4.8亩石榴和打零工,增收乏力,脱贫艰难。2018年,在市残联的帮扶下,李红艳提供了300只鸡给他养,地上种石榴,林下养鸡,何成兴家的收入也得到了大幅增长。2019年,何成兴家的家庭收入达到了33761元,人均纯收入达到了8440元,一举甩掉了贫困的帽子。

    随着入社农户的逐步增加、养殖规模的扩大,为拓宽销售渠道,2018年,李红艳先后在惠农网、一亩田、淘宝网等网站开设了网店,开启了“互联网+电子商务”的销售模式,当年销售额达280余万元。2019年,电商销售额达到了400余万元。

    本报记者 张大升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