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07月17日 星期五
第A14版:副刊    
       
版面导航

第A01版

第A02版

第A03版

第A04版

第A05版

第A06版

第A07版

第A08版

第A09版

第A10版

第A11版

第A12版

第A13版

第A14版

第A15版

第A16版
2020年07月17日 星期五
万物
柔尖恰似匀妆指

    □ 王蕙利

    姜,这种长得像水肿指头扭成一团的玩意,本寻常之物,却因其不骄不躁的特质,恒久地为人们指引着生活的方向。尤其在华夏文化中,姜早已超越了调味品的范畴,进而扩展到医药、文化领域,且影响深远。

    姜的品种有许多,按我们经常能见到和食用的习惯,大致上可分为生姜、老姜和子姜。

    生姜,是指刚收的新姜。其根茎富含水分,表皮发黄,肉质较软。生姜放久了,水分丧失,便成了老姜。这种蕴涵着无尽沧桑面容与气质的姜之集大成者,不仅皮厚实皱巴,拿在手里粗糙沉实,辛辣味也较生姜更重。

    “姜是老的辣”,是一句早已深入人心的俗话。而要说到另一句民谚,恐怕就鲜为人知了,那就是“姜是嫩的美”。此处的姜,指的是没长成的新姜,一般称为子姜或嫩姜。

    当湿漉漉的梅雨季过后,夏天不矜持地展示出了其本来的热烈样子,菜场里便有了妖娆展示乳黄肉身的子姜。兴许是淋多了黄梅雨,它们还微微透露出一份初来乍到的纤弱。

    若用女子做比,生姜是丰腴的少妇,老姜是泼辣的熟女,那么子姜就是青春的少女。老姜固然辛辣,口感稍差,而子姜,弥补了这一不足。它们没有老姜的嶙峋之态和沉稳辣气,有的只是肉质脆爽,汁多渣少,还带些许甜意的芽。掰开来闻,还有一股沁人心脾的姜香。

    与辛辣的老姜在烹饪时只宜单纯作为调味品不同,子姜既能团队合作,也能独自展现其魅力。能文能武的它们,既挑得起大梁,也当得起配角。且无论充当何种角色,都能得体适度,是夏天不可多得的魅力食材。

    譬如扬州名菜“大煮干丝”,上面照例会配一簇子姜丝。若受季节限制,只能以老姜替代,口感可就差多了。此外,子姜还很适合与肉丝搭配炒来吃。闻着香,吃着鲜,清新热烈地呈现出一番质朴的大气。

    然而最多见的,还是将子姜用作腌泡的材料。与四川人钟爱微黄清香的泡姜不同,在早年很少有人吃辣的家乡,更青睐腌一种糖醋姜。

    记忆中,每年的夏日,外婆总会买不少子姜回家。而后,到井边打上一盆水,将它们仔细刷洗。待得清澈晶莹的水,拂去了子姜的风霜时再看,那淡淡鹅黄身段顶着粉紫姜芽的子姜,出落得宛如二八年华少女的纤纤玉手。无怪乎,宋代诗人刘子晕在《咏姜诗》中吟道:“新芽肌理细,映日莹如空;恰似匀妆指,柔尖带浅红。”真是道尽了子姜的鲜艳柔美。

    洗净晾干的子姜,外婆将之一一刮去外皮,切成薄片,用手挤干水分,码在无油无水干净的瓶中,再倒入用白醋、白糖熬化放凉的汁。白嫩的姜片,浸在糖醋融合的汁液中,愈发显得肥润剔透,看着就喜人。外婆盖上盖,将瓶移到阴凉角落处,静静等待子姜的裂变。不两日,等它们被渍出多余的水分,即可取食。

    外婆腌制的糖醋姜,看上去无丝无筋,清清白白,却因身体里渗透了糖醋汁,吃起来酸、甜、脆中带一点点辣,比诸多时蔬都要味胜一筹。就连当时不喜欢沾有姜味食物的我,都将它归到了特殊的例外中。

    于味蕾沉滞,胃口不佳的炎热暑天,啜粥时搛上几片糖醋姜搭搭筷子。那独具的脆香口感,鲜爽滋味,在极大振奋食欲的同时,还让人感受到丝丝有如风般的清新气息,将原本焦灼的心情,都轻拂得处处生春了起来。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