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07月20日 星期一
第A03版:发 布    
       
版面导航

第A01版

第A02版

第A03版

第A04版

第A05版

第A06版

第A07版

第A08版

第A10版

第A11版

第A12版

第A13版

第A14版

第A15版

第A16版
2020年07月20日 星期一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聚焦大理
累计减贫41.31万人剩余贫困人口全达标


鸡足山镇新川村是2009年5月成立的移民新村,677户2768名群众全部来自大理州南涧县和巍山县小湾电站建设整体搬迁村民。通过10年的努力,新川村展现出脱贫攻坚中“鸡足彝乡”的新村新貌,村落环境整洁,家家户户的民族特色彩绘墙描绘出美好生活。本报记者 杨峥 摄

    一直以来,脱贫攻坚工作备受社会各界关注。7月17日,云南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举行大理州专场发布。目前,全州11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34个贫困乡镇、541个贫困村已全部脱贫退出,累计减少贫困人口41.31万人,剩余的贫困人口已经全部达到“两不愁三保障”标准。

    扶贫数据

    穷貌

    大理集民族、山区、贫困于一体,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滇西边境片区的主战场。大理州委书记陈坚介绍,2014年,全州12县市11个是贫困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乡镇34个、贫困村541个、贫困户10.97万户、贫困人口42.09万人,其中,深度贫困乡镇5个、深度贫困村153个,贫困发生率11.62%,脱贫攻坚任务无比繁重、十分艰巨。

    摘穷帽

    目前,全州11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34个贫困乡镇、541个贫困村已全部脱贫退出,累计减少贫困人口41.31万人,剩余的贫困人口已经全部达到“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在去年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和东西部扶贫协作成效评价中,大理州的工作被评为“好”的等次。如今,大理州的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幅提升。

    农村饮水

    农村饮水安全更有保障,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9.5%,让贫困群众都喝上了甘甜清澈的自来水。

    就业

    大理州加大贫困人口转移就业力度,累计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1余万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6余万人次,今年以来的贫困劳动力到省外务工人数同比增长23%。

    收入

    近年来,大理州始终坚持“两不愁三保障”标准要求,千方百计增加贫困群众收入,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8766元提高到2019年的12665元,年均增长9.81%。尽管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仍保持持续增长态势,困扰了山区群众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彻底消除。

    陈坚表示,在产业扶贫工作中,大理州积极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多村一品”,贫困群众的钱袋子逐渐鼓了起来。金沙江畔的宾川县成功地探索了“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以葡萄、柑桔为主体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小河淌水的故乡弥渡县立足传统生猪养殖,探索创新“党组织+龙头企业+金融机构+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打造了年产达50万头的正大生猪扶贫全产业链。

    义务教育

    有了义务教育保障,大理州建档立卡户子女义务教育阶段不再因为贫困而失学辍学,还享受到了有鸡蛋、牛奶的营养餐。

    医疗保障

    基本医疗保障方面,大理州全面推行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即时结算,贫困人口100%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实现全覆盖,有效缓解了贫困群众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主要经验

    防止返贫五项措施全省推广

    通过精准施策,大理州奋力提高脱贫攻坚质量成色。始终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定期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准确掌握贫困村、贫困户基本情况和致贫原因,量身制定到村到户到人减贫计划,精准落实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实现了精准滴灌、靶向治疗。

    同时,积极探索防止返贫致贫、巩固脱贫成果的新举措,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防思想松懈防返贫致贫抓巩固提升的实施意见》《大理州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工作实施办法》等文件,扎实抓好防松懈、防返贫、抓巩固“两防一抓”工作,“大理州防止返贫的五项措施”在全省推广。

    浦东新区投入12亿元对口帮扶

    2016年,大理州与上海浦东新区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几年来,沪滇协作的总体情况以及产业发展和消费扶贫方面进展如何?

    大理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李琰介绍,浦东新区动员了社会各方面力量和资源,真金白银对口帮扶大理,几年来,累计投入计划内财政帮扶资金12亿元帮扶大理。

    同时,浦东新区还安排了19个镇、127个村(社区)、85个企业、15所学校、14家医院分别结对帮扶大理州34个贫困乡镇、153个深度贫困村、15所学校、15家医院,实现了大理州贫困乡镇和深度贫困村、县级医院对口帮扶全覆盖。

    产业发展方面,2016年以来,浦东新区加大对大理州的财政资金帮扶力度,着力支持产业项目。目前已经成功引进上海东方希望集团等8家上海企业,重点发展特色种植和养殖业,建设扶贫车间,带动贫困群众增收。已建立扶贫车间75个,吸纳3158人就业,其中贫困人口1523人。建设产业项目174个,带动贫困人口17.5万人。

    如何把大理州的高原特色农产品、优质农产品卖出去、卖得好?在浦东新区的帮助下,大理州每年到浦东新区举办两次以上的特色产品展销会。建设多个大理州优质农产品展示中心进行长期展示。大理的农特产品还走进浦东新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走上上海浦东市民的餐桌。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消费扶贫营业收入在1.2亿元左右,这个趋势还有可能会持续扩大。

    劳务保障工作站精准输出劳动力

    在脱贫攻坚工作当中,农民增收除了产业收入,还有一项就是就业收入。如何把贫困地区的劳动力有序、有组织地输送到上海浦东新区就业?大理州和浦东新区通过研究、实践有了一套好思路、好做法。

    “在大理州干部群众心中,是浦东援滇干部的肤色换来了大理高质量脱贫的成色。”李琰介绍,浦东和大理共同建立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用工需求在就业基地精准培训,从而实现精准输出。在浦东新区设立劳务保障工作站,为输出劳动力做好服务和思想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大理州还建立了州、县、村“劳动力对象清单、用工需求清单、政府公益性岗位清单”三个清单和就业扶贫台账,准确把握劳动力输出数量。

    大理州重点依托浦东新区的优势,在人才培养、技术提升、科研教育等多个方面实行精准帮扶。2017年以来,浦东新区向大理州派出援滇挂职干部33人,成为云南省人数最多、力量最强的一支上海援滇干部队伍。选派综合素质好、业务技术精的277名教师和医生等专业技术人员到大理开展帮扶工作,让贫困群众享受先进地区的教育、医疗资源。大理州还输送了1.1万多人到上海进行挂职进修学习。

    成绩巩固

    夯实脱贫攻坚产业基础

    防止脱贫户返贫和边缘户掉队

    “回顾过去,成绩来之不易;展望未来,目标催人奋进。大理州将继续保持攻坚态势,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交出‘高分’答卷。”陈坚表示,大理州五年来的脱贫攻坚实践,是党领导各族人民建设美好生活的一个生动缩影;大理州五年来的脱贫攻坚成效,是云南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部分。

    接下来,大理州将继续推进“两防一抓”工作,加强对脱贫人口的跟踪监测,防止脱贫户返贫和边缘户掉队,切实将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深入挖掘和宣传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讲好“大理扶贫”故事,传递好“大理扶贫”声音,展示好“大理扶贫”风采。

    大理还将继续保持工作定力,厚植脱贫攻坚生态底色。倡导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增强贫困群众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在全社会形成爱护生态、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继续保持冲劲干劲,夯实脱贫攻坚产业基础,推行“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不断提高贫困群众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参与度、受益度。继续保持昂扬斗志,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打造让人记得住乡愁的“大理样板”。首席记者 宋金艳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