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如何应对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成为目前最为重要和紧迫的任务。在这关键时刻,中国福利彩票牢牢兜紧民生底线,做好民生保障,为我国脱贫攻坚不断注入活力。 兜牢民生保障“幸福线” 根据财政部公布的《2018年彩票公益金筹集分配情况和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安排使用情况》,2018年,财政部共安排扶贫事业支出公益金20亿元,主要用于支持贫困村村内小型生产性公益设施建设;安排医疗救助资金18亿元,主要用于资助困难群众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对其难以负担的基本医疗自付费用给予补助;安排农村贫困母亲“两癌”救助资金3亿多元,主要用于救助患有乳腺癌和宫颈癌的农村贫困妇女。此外,在支持地方社会公益事业上支出资金50亿元,重点用于扶贫、养老等社会公益事业发展薄弱环节和领域。 除了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民政部及各地福彩中心也将筹集到的公益金用于扶贫事业。除此之外,中国福利彩票一直加大对偏远山区困难群体的救助力度。除了吃饱、穿暖、有住房等基本的生活保障外,还积极开发“造血”功能。 针对城镇和农村最低保障家庭,中国福利彩票严格按照精准识别的要求,确保低保金切实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上,兜牢民生保障的“幸福线”。农民工讨薪群体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困难群体,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项目充分发挥法律援助的职能优势,让农民工法律援助更加高效快捷。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项目自2009年实施以来,为农民工等五类困难群众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7万多件,挽回经济损失280多亿元,超过72万人直接从中受益,获得免费法律咨询帮助的群众数以百万计。近年来,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项目投入2.79亿元,共办结农民工案件近16万件,受益农民工近30万人次,帮助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102.45亿元。 积极助推精准扶贫 多年来,中国福利彩票管理中心和各省区市级福利彩票发行中心通过多维度“精准滴灌”扶贫模式,针对目前因病致贫、因残致贫、因灾致贫导致贫困的群体等,有针对性地进行救助,力求做到精准,力求对这些群体的救助是他们最需要的。 在很多贫困地区,由于信息不对称、销售渠道不畅等原因,一些贫困家庭仍然难以脱贫。如何破解“有产品无销路”的困境,实现扶贫产业和市场资源的有效对接,是产业扶贫济困的又一个难题。对此,陕西省民政厅组织引导产业扶贫济困项目,由中央财政50万元支持、陕西投入省级福彩公益金25万元,根据陕西省内10个贫困县的50多家专业合作社及部分基层困难户,筛选并确定了数百种无公害绿色农副产品,包括蔬菜、肉食等,对这些农副产品进行统一的品牌设计、统一的宣传推广。在此基础上,采用“农超对接社区直供”的方式,打造绿色农副产品直通车,组织贫困地区的数百种农副产品在西安20多个社区开展直销展销会,实现了农副产品从田间到饭桌的无缝对接,积极助推精准扶贫。 日前,国务院扶贫办印发了2020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贫困革命老区脱贫攻坚资金预算的通知,加大力度支持“三区三州”内的革命老区县和仍未脱贫摘帽的深度贫困革命老区县。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扶贫工作也到了“啃最硬骨头”的时期,福彩将在这一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助力脱贫攻坚目标圆满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