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国民经济步入有史以来发展最为迅猛的时代。但限于当时的条件,对社会福利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的投入有所不足。 据民政部1985年公布的数字:当时我国的优抚、救济对象人数有1.5亿以上,成灾人口3.16亿,残疾人口近5000万,而城乡各种福利院床位数仅有49.1万张;全国没有一个社区服务设施;福利企业只有1.5万个,大多数残疾人就业问题无法解决。因此,国家每年都拿出大量资金,采取多种形式,兴办各种类型的敬老院、社会福利院、精神病院和福利企业,为民政对象提供生活保障、康复医疗,并帮助部分有劳动能力者就业。 1986年8月18日,民政部正式向国务院报送了《关于开展社会福利有奖募捐活动的请示》。12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同意由民政部组织一个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有奖募捐活动,筹集资金发展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社会福利事业。1987年2月5日,中央书记处会议讨论并原则同意民政部的报告,并报中央政治局常委同意。1987年6月3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国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委员会在京成立。1987年7月27日,于“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发行宗旨的新中国的第一张彩票售出,中国福利彩票诞生。 自诞生那天起,各级民政部门始终恪守福彩公益金的发行宗旨,坚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社会承诺,坚持促进福利事业发展方向。尤其是,社会生活热点、重点民生问题,关乎国家稳定、社会发展。对此,在福彩公益金的使用上给予了其足够的重视。如为了支援长江三峡大坝的建设,需要开展三峡库区移民搬迁工作,民政部门立足本部门职责,从1998年起,先后投入福彩公益金16亿多元,资助重庆、湖北两省(市)共60个库区社会福利机构的搬迁和异地重建工作。 1998年,我国南方长江和东北松花江流域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当年10月,国务院批准发行了赈灾专项福利彩票。4个多月时间,即发行50亿元抗洪赈灾专项福利彩票,筹集15亿元专项公益金,全部上缴国家财政用于灾区重建。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全国福彩系统与全国军民一道迅速行动起来投身抗震救灾;2008年7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中央集中的即开型彩票公益金,全部用于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在这期间,中国福利彩票共销售赈灾彩票377亿多元,筹集福彩公益金75亿多元,用于灾后重建。 扶贫,济困,福彩一直在行动。 本报记者 刘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