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07月31日 星期五
第A15版:副刊    
       
版面导航

第A01版

第A02版

第A03版

第A04版

第A06版

第A07版

第A08版

第A09版

第A10版

第A11版

第A12版

第A13版

第A14版

第A15版

第A16版
2020年07月31日 星期五
记忆犹新
竖柱

    □陈泽

    在我的故乡巍山农村,竖柱又叫盖新房子。在喜事中,其重要程度与儿子结婚,或打发姑娘(当地俗称,即嫁姑娘)等同。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村子里盖新房,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土木结构。房子的主体是木头,包括柱子、过梁、椽子、厦子、出水等等。竖柱那天,就是将木匠之前花数月时间,用皮尺、弹墨线、锯子、凿子、推包等工具和方式方法,纯人工(手工)料理好的柱子,对准用石头打造好的圆形墩子竖起来,再将过梁逐一穿到各个榫口里去。整个竖柱过程,其实就是搭木头架子过程。其程序步骤,完全按照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技术规矩进行。

    那时,村民盖新房子,丝毫没有建盖钢筋水泥洋房的概念。当然,更主要的是生存环境决定思想意识。因此,沿袭和保持民族建筑传统风格,是绝对的主流。

    搭架过程中,木匠大师傅在高处手握一柄硕大的木锤,依次将过梁敲进或斗进榫口里去。一边敲一边说着“吉令”,大意是祝主人家六畜兴旺,大吉大利,大发大旺之类。

    手脚麻利的木匠大师傅,一般在一两个小时就可以顺利完成竖柱的整个过程。竖柱完毕,接下来就是众人期待已久的“飘梁”时刻。

    所谓“飘梁”,就是木匠大师傅骑在架好的梁头上继续说“吉令”,边说“吉令”便朝东南西北中五个方向丢大粑粑和小粑粑。引来等候的客人在惊叫笑声间一阵追逐哄抢。这大粑粑,又叫“五方粑粑”,即朝五个方向丢的粑粑,里面不仅包有豆沙,还有五分面值的硬币。

    五分钱在当时是什么概念?举个例子,我用钓鱼卖鱼攒的十二三块钱,就缝了一套令人羡慕的涤卡衣服。这样一对比,你就明白了五分钱的价值。

    能抢到五方粑粑的人,那种灿烂的笑声,以及笑声里满满的幸福,至今想起来,依然是那个时代最为弥足珍贵的表情,无以复制和替代。

    小粑粑包的也是豆沙,但只有核桃大小,没有硬币在里面。不过,抢的人多,粑粑有限,所以,能抢到也算很幸运。通常情况下,大小粑粑加在一起,也就一提箩,重量在五六斤左右。

    “飘梁”完毕,主人家在新房子的居中位置摆起案桌。案桌上,木升子里面装满米,皮面放置有红糖,橘子、蜡烛,青松毛之类的东西,用以祭祀祖先。

    不仅如此,竖起的柱子上,贴有鲜红的对联,地上撒有或疏或密的青松毛。以及丢粑粑时木匠大师傅放鞭炮、用提壶浇下净水残留的五彩纸屑和湿漉漉的印迹。这一切,无不渲染烘托营造出浓郁温馨热烈欢畅的喜庆氛围和色彩。

    竖柱之后,主人家会邀请隔壁邻舍、三亲六戚择机适时拉土冲墙,将新柱子围起来。然后再买来瓦等材料,将顶上的柱子、椽子盖起来。整个过程,短则半年多,长则一年以上。走完所有工序,细致繁琐,一丝不苟。

    “偷工减料”在那个时代,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人心亘古,世风如初。

    (作者单位:云南政协报社 58岁)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春城晚报